基于DPSIR模型的天津滨海新区生态环境安全评价研究

被引:29
作者
邵超峰
鞠美庭
张裕芬
李智
机构
[1] 南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基金
天津市科技支撑计划;
关键词
环境科学; 天津滨海新区; 生态环境安全; DPSIR模型; 综合指数; 评价;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826 [生物评价、生态评价];
学科分类号
1402 ;
摘要
根据"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响应"模型框架,提出了一套系统的区域生态安全水平度量的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对天津滨海新区生态环境安全状态进行评估。首先选取能够反映区域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和响应的32个指标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其次,根据国家、行业和地方标准,结合国内外先进地区的现状进行指标的标准化赋值;最后,建立区域生态环境安全综合评价模型。研究结果表明,2006年滨海新区的生态环境安全指数为0.49,2010年为0.55,2020年为0.67,分别处于警戒、警戒和较好状态。说明在滨海新区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污染物的集中处理、物质的循环利用等响应措施的实施能够有效提高区域生态环境安全水平。
引用
收藏
页码:87 / 92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基于PSR框架模型的东溪流域生态系统健康评价 [J].
颜利 ;
王金坑 ;
黄浩 .
资源科学, 2008, (01) :107-113
[2]   基于PSR模型的江西省工业污染评价 [J].
陆翱翔 ;
陆春燕 ;
刘影 .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 (04) :99-102
[3]   环渤海地区工业化水平研究 [J].
王延中 .
天津社会科学, 2007, (05) :70-77+124
[4]   基于DPSIR概念框架的区域水土保持效益评价新思路 [J].
韦杰 ;
贺秀斌 ;
汪涌 ;
花利忠 .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2007, (04) :66-69
[5]   DPSIR模型在西北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中的应用 [J].
高波 ;
王莉芳 ;
庄宇 .
四川环境, 2007, (01) :33-35+62
[6]   区域生态安全演变机制与过程分析 [J].
王耕 ;
吴伟 .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07, (01) :16-21
[7]   应用DPSIR体系解决长江、珠江三角洲地区环境问题的初步思考 [J].
郑茂坤 ;
骆永明 ;
赵其国 ;
滕应 .
土壤, 2006, (05) :662-666
[8]   熵权模糊综合评价法在城市生态安全评价中的应用 [J].
高长波 ;
陈新庚 ;
韦朝海 ;
彭晓春 .
应用生态学报, 2006, (10) :1923-1927
[9]   土壤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方法探讨 [J].
周广柱 ;
杨锋杰 ;
程建光 ;
李庆亭 .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 (04) :113-115+118
[10]   基于DPSIR框架理论的环境管理能力分析 [J].
杜晓丽 ;
邵春福 ;
孙志超 .
交通环保, 2005, (03) :50-5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