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进村”实践效果差异性的乡土逻辑

被引:40
作者
刘成良
机构
[1] 华中科技大学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
关键词
项目制; 财政分权; 资源下乡; 农村基层组织;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422.6 [农民工作];
学科分类号
0302 ;
摘要
项目制作为国家治理的一种重要手段,旨在用程序化的资金分配及使用方式解决公共服务问题,但在自上而下不同层级的不同制度逻辑和行动策略中,项目制的初衷发生扭曲,从而使得项目在基层实践出现较大的效果差异,文章通过对于项目制在基层运作过程的三个阶段:项目争取与闪躲、项目落地与实施、项目实效发挥与维护的分析,认为基层组织困境是导致"项目进村"实践效果差异的主要原因,从而带来农民被排除在项目运作过程之外、需求无法表达,资源下乡滋生分利秩序,项目实效难以持续发挥等问题。
引用
收藏
页码:50 / 59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从制度安排到实际运行:项目制的生存逻辑与两难处境 [J].
杜春林 ;
张新文 .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 15 (01) :82-88+126
[3]   资源下乡、项目制与村庄间分化 [J].
叶敏 ;
李宽 .
甘肃行政学院学报, 2014, (02) :14-21+125
[5]   国家项目地方实践的差异性表达及成因分析——基于西部和中部两村庄的比较研究 [J].
谢小芹 ;
简小鹰 .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 14 (01) :28-35
[6]   项目制与基层政府动员——对社会管理项目化运作的社会学考察 [J].
陈家建 .
中国社会科学, 2013, (02) :64-79+205
[8]   论农村项目化公共品供给的组织困境及其逻辑——基于某新农村建设示范村经验的实证分析 [J].
李祖佩 .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 12 (03) :8-16
[10]   财政资金的专项化及其问题 兼论“项目治国” [J].
周飞舟 .
社会, 2012, 32 (01) :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