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对手机搜查的法律规制及其对我国的启示——基于莱利和伍瑞案件的分析

被引:19
作者
刘广三
李艳霞
机构
[1] 北京师范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院
关键词
手机搜查; 利益衡量; 令状原则;
D O I
10.16290/j.cnki.1674-5205.2017.01.018
中图分类号
D925.2 [刑事诉讼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6 ;
摘要
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对莱利和伍瑞案件作出最终判决,明确警察在对犯罪嫌疑人实施逮捕时若要搜查嫌疑人手机中的信息,必须获得搜查令。该判决是科技发展推动法律调整限制权力运行边界的产物,而利益衡量是法律调整限权边界的原则,法院独立的居中裁判是利益权衡的关键;该判决亦带来实践中的新问题——有搜查令的手机解锁面临困境。我国刑事诉讼法缺少对手机搜查的法律规制,应当在利益权衡中确立手机搜查保护公民权利的原则,完善手机搜查的令状原则,规范搜查条件和程序、范围,建立程序性制裁机制,提高侦查人员的法治水平。
引用
收藏
页码:180 / 190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我国电子证据收集问题研究.[D].解希良.山东大学.2015, 02
[2]  
联邦党人文集.[M].(美) 汉密尔顿 (Alexander;H.) ; (美) 杰伊 (John;J.) ; (美) 麦迪逊 (Madison;J.) ; 著.商务印书馆.1980,
[3]   Searches and seizures in a digital world [J].
Kerr, OS .
HARVARD LAW REVIEW, 2005, 119 (02) :531-585
[4]  
手机内容属于公民隐私,警察不得“无证搜查”.[N].郑海平;.人民法院报.2014,
[5]   美国电子数据取证之无证搜查与证据排除规则 [J].
高荣林 .
上海政法学院学报(法治论丛), 2015, 30 (05) :72-81
[6]   电子数据搜查扣押程序的立法构建 [J].
骆绪刚 .
政治与法律, 2015, (06) :153-161
[7]   网络“空间化”的时代演变与刑法对策 [J].
于志刚 .
法学评论, 2015, 33 (02) :113-121
[8]   域外司法领域新动向 [J].
黄斌 .
法制资讯, 2014, (12) :74-77
[9]   电子数据搜查、扣押的法律规制 [J].
陈永生 .
现代法学, 2014, 36 (05) :111-127
[10]   宪法权利:保护个人还是控制国家? [J].
姜峰 .
读书, 2014, (04) :46-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