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连通性——社会网络研究的历史转向

被引:40
作者
邱泽奇 [1 ,2 ]
范志英 [2 ]
张樹沁 [2 ]
机构
[1] 北京大学中国社会与发展研究中心
[2]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
关键词
连通性; 同质性闭包; 结构平衡;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C912.3 [社会关系、社会约制];
学科分类号
1407 ;
摘要
社会网络研究是自格兰诺维特以来在社会学最具影响力的领域之一。然而,系统回顾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对社会网络的探讨就会发现,其研究的基本方向出现了偏差,工具主义替代了对人类社会基本原理的探讨。本文围绕社会网络的基本问题即连通性问题,探讨了既有研究在连通性的形成、特征及影响因素等维度的得与失,呼唤社会学研究在人类社会具有高度连通性的时代回到连通性和对人类社会基本原理的探讨。
引用
收藏
页码:1 / 31+242 +242
页数:32
相关论文
共 49 条
[1]   “关系人”没用吗?——社会资本求职效应的论战与新证 [J].
陈云松 ;
比蒂沃克尔 ;
亨克弗莱普 .
社会学研究, 2014, 29 (03) :100-120+243
[2]   自组织运作过程中的能人现象 [J].
罗家德 ;
孙瑜 ;
谢朝霞 ;
和珊珊 .
中国社会科学, 2013, (10) :86-101+206
[3]   社会网络资源及其收入效应研究 基于分位回归模型分析 [J].
张顺 ;
郭小弦 .
社会, 2011, 31 (01) :94-111
[4]   社会网络资源在职业配置中的作用 [J].
张文宏 .
社会, 2006, (06) :27-44+209
[5]   法村社会支持网络的整体结构研究块模型及其应用 [J].
刘军 .
社会, 2006, (03) :69-80+206
[6]   社会网络资本与干部职业地位获得 [J].
周玉 .
社会, 2006, (01) :83-97+207
[7]   流动农民社会支持网探析 [J].
王毅杰 ;
童星 .
社会学研究, 2004, (02) :42-48
[8]   经济体制、社会网络与职业流动 [J].
边燕杰 ;
张文宏 .
中国社会科学, 2001, (02) :77-89+206
[9]   流动中的社会网络:温州人在巴黎和北京的行动方式 [J].
王春光 .
社会学研究, 2000, (03) :109-123
[10]  
网络、群体与市场[M]. 清华大学出版社 , 李晓明, 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