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陆海运输的空间竞合格局

被引:27
作者
陆梦秋 [1 ,2 ]
陈娱 [1 ,2 ]
陆玉麒 [1 ,2 ]
机构
[1] 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2] 江苏省地理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协同创新中心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
关键词
“一带一路”倡议; 中欧班列; 陆海运输平衡线; 集装箱价值平衡点; 陆海运输分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125 [对外经济关系]; F512 [中国];
学科分类号
0201 ; 020105 ; 020205 ; 082303 ; 1201 ; 0202 ;
摘要
在"一带一路"倡议全面实施的背景下,中欧班列的建设明显提升了中国与欧洲的陆上集装箱运输量,但陆运较之于海运是否具有比较优势以及形成怎样的空间竞合格局,是当前非常值得研究的经济地理课题。采用中欧班列、中国铁路货物运费及海运数据,将不同价值的集装箱在时间成本中产生的利息纳入运费计算,构建陆海运输平衡线与集装箱价值平衡点模型,刻画中国大陆至欧洲的陆海运输空间格局。研究表明:不考虑时间成本时,陆海运输平衡线位于西北地区,考虑时间成本后,平衡线向东南沿海迁移;以通辽—沈阳—北京—石家庄—襄阳—重庆—丽江—保山为界,形成陆运优势片(阿拉山口区、满洲里区和二连浩特区)和海运优势片(环渤海区、长三角区和珠三角区),构成"两片六区"格局;考虑未来陆路运价可能降低,以南通—南京—南昌—岳阳—贵阳—昆明—普洱为界可以构建"两片五区"新的陆海运输格局。在此基础上,中国大陆至欧洲的集装箱陆海运输竞合格局可进一步划分为面积占比70.9%、12.9%和16.2%的陆运区、海运区及陆海区。研究说明可以通过陆运运价的调整以及货运集散地的优化布局,来获取中国大陆所需要的陆海平衡线分布,从而谋划基于陆海竞合基础上的中欧集装箱运输的最优联动格局。
引用
收藏
页码:404 / 418
页数:15
相关论文
共 29 条
[1]   新时期推进长江经济带发展的三大新思路 [J].
陆玉麒 ;
董平 .
地理研究, 2017, 36 (04) :605-615
[2]  
“一带一路”:引领包容性全球化[J]. 刘卫东.中国科学院院刊. 2017(04)
[3]   全球航运战略支点识别 [J].
王成金 ;
陈云浩 .
中国科学院院刊, 2017, 32 (04) :348-354
[4]   “中欧班列”运输组织策略研究 [J].
王姣娥 ;
景悦 ;
王成金 .
中国科学院院刊, 2017, 32 (04) :370-376
[5]   “一带一路”建设与我国区域发展战略的关系研究 [J].
刘慧 ;
刘卫东 .
中国科学院院刊, 2017, 32 (04) :340-347
[6]   未来十年中国地缘政治学重点研究方向 [J].
胡志丁 ;
陆大道 ;
杜德斌 ;
葛岳静 ;
骆华松 .
地理研究, 2017, 36 (02) :205-214
[7]   基于竞争分析模型的中欧海铁联运与铁路运输的经济性比较 [J].
孙昕 ;
殷文伟 ;
艾万政 .
水运管理, 2016, 38 (12) :4-6
[8]   “一带一路”交通运输业格局及对策 [J].
董锁成 ;
程昊 ;
郭鹏 ;
李富佳 ;
李宇 ;
李泽红 ;
张晓晓 .
中国科学院院刊, 2016, 31 (06) :663-670
[9]   2001~2013年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网络分析 [J].
邹嘉龄 ;
刘卫东 .
地理科学, 2016, 36 (11) :1629-1636
[10]   当代中国的全球观念与全球战略 [J].
陆大道 .
地理科学, 2016, 36 (04) :483-4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