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推进长江经济带发展的三大新思路

被引:35
作者
陆玉麒
董平
机构
[1] 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关键词
长江经济带; 流域视角; 双核视角; 宜居视角;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127 [地方经济];
学科分类号
0202 ; 020202 ;
摘要
国家重视长江经济带的规划建设非始今日,而是基本上十年就有一次,这充分说明了长江经济带在全国特别重要的战略地位,由此也使得研究长江经济带的成果特别丰富。通过对国内外宏观发展态势和长江经济带现状特征、存在问题、发展态势的总体把握,植根以往区域发展领域既有的创新性理论与方法研究积累,以及长江经济带相关研究基础,长江经济带未来发展的新思路应立足于三大视角:基于流域视角的长江经济带要素耦合研究,基于双核视角的长江经济带空间布局研究,以及基于宜居视角的长江经济带人居环境研究。具体而言,长江经济带的发展,应立足流域经济本质,以三级流域为基本单元,通过社会经济类要素与资源环境类要素的综合集成分析和空间匹配耦合分析,提炼长江经济带的空间开发类型与特色,谋划经济社会和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与此同时,应以"一带一路"战略为背景,理清长江经济带在全国发展的宏观战略地位;通过对外通道、对外门户及其与中心城市内在关系的分析,以双核结构模式为理论工具理清长江经济带的基础设施格局和城镇演化机理,细化三大城市群的演化过程与内在机理。在上述基础上进一步从环境宜居角度,理清长江经济带的人居环境类型并进行环境宜居性评价,为成为全国环境宜居的先导区和示范区提供相应的对策建议。
引用
收藏
页码:605 / 615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59 条
[1]   长江经济带城市体系空间结构——基于夜间灯光数据的研究 [J].
张超 ;
王春杨 ;
吕永强 ;
沈体雁 .
城市发展研究 , 2015, (03) :19-27
[3]   长江三角洲新型城镇化发展问题与态势的判断 [J].
陈雯 ;
闫东升 ;
孙伟 .
地理研究, 2015, 34 (03) :397-406
[4]   2000年以来中国区域经济差异的时空演变 [J].
冯长春 ;
曾赞荣 ;
崔娜娜 .
地理研究, 2015, 34 (02) :234-246
[5]   长江经济带城镇化战略思路研究 [J].
肖金成 ;
黄征学 .
江淮论坛, 2015, (01) :5-10+2
[6]   “长江经济带”建设的空间结构与发展战略研究 [J].
尚勇敏 ;
曾刚 ;
海骏娇 .
经济纵横, 2014, (11) :87-92
[8]   长江流域地区发展规划的演变与趋势 [J].
吴传清 ;
陆璇 ;
董旭 .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 2014, 12 (04) :53-58
[9]   以长江经济带建设促进东中西部地区协调发展 [J].
夏永祥 .
区域经济评论, 2014, (04) :47-49
[10]   基于生产性服务业的长江三角洲城市网络 [J].
王聪 ;
曹有挥 ;
陈国伟 .
地理研究, 2014, 33 (02) :323-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