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古典经济学思维与中国现实的差距——兼论中国特色经济学的创建

被引:16
作者
蔡昉
机构
[1] 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就业研究所
关键词
新古典经济学; 中国改革; 二元经济; 统计之谜;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091.3 [近现代经济思想(1640年~)];
学科分类号
060207 ; 020102 ;
摘要
本文通过对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经济改革和宏观经济调控等方面的考察,指出简单运用新古典经济理论不足以充分理解中国经济现实,更不能得出具有针对性和正确的政策结论。本文指出,建立在新古典经济学基础上的相关经济理论在理解中国经济现实的根本性问题上存在缺陷,包括:(1)转轨经济理论推论不出中国特有的改革目标模式、评价标准和实现途径;(2)传统增长理论解释不了中国特色二元经济发展的过程和绩效;(3)主流宏观经济学在简单套用于中国转轨时期宏观调控实践中时,具有明显的局限性。此外,本文还讨论了国内外经济学家普遍遇到的中国统计之谜,指出只有坚持从经济现实出发的理论一致性原则,才可能准确把握中国经济的历史、现状和未来的变化。
引用
收藏
页码:33 / 41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重工业与经济发展:计划经济时代再考察 [J].
姚洋 ;
郑东雅 .
经济研究, 2008, (04) :26-40
[2]   潮涌现象与发展中国家宏观经济理论的重新构建 [J].
林毅夫 .
经济研究, 2007, (01) :126-131
[3]  
加尔布雷思文集[M]. 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 沈国华译, 2006
[4]  
经济发展中的农业、农村、农民问题[M]. 商务印书馆 , (美) 约翰逊, 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