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工业与经济发展:计划经济时代再考察

被引:67
作者
姚洋
郑东雅
机构
[1] 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
关键词
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 转型; 两阶段最优控制法; 校准;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424 [工业建设与发展];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0202 ;
摘要
改革开放初期,学术界和政策界对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几乎彻底否定。本文的出发点是,由于投入要素的迂回生产提高轻工业的效率,重工业的发展具有正的外部性,因此必要的补贴有利于整个经济的发展。在一个动态一般均衡模型的基础上,本文研究了重工业优先发展的最优补贴期限和补贴率。本文对中国的数据进行了校准,然后做了两个政策实验,一是中国实行平衡发展战略,二是中国实行适当重工业优先发展的赶超战略,并将其和实际结果进行比较。我们发现,实际结果下居民的效用贴现和低于平衡战略下的效用贴现和;但是,如果我们实行最优赶超战略,那么,实行补贴的时间短于实际发生的情形,而且补贴率低于实际水平,同时,居民的效用贴现和比平衡战略下的还要高。
引用
收藏
页码:26 / 40
页数:15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外部性与重工业优先发展 [J].
姚洋 ;
郑东雅 .
南开经济研究, 2007, (02) :3-19
[2]  
中国近现代经济史[M]. 河南人民出版社 , 赵德馨著, 2003
[3]  
新中国五十年统计资料汇编[M]. 中国统计出版社 , 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编, 1999
[4]  
中国理论经济学史[M]. 河南人民出版社 , 于光远主编, 1996
[5]  
中国经济文库[M]. 中央编译出版社 , 乌杰主编, 1995
[6]  
中国的奇迹[M]. 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 , 林毅夫等 著, 1994
[7]   Growth without scale effects [J].
Young, A .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1998, 106 (01) :41-63
[8]   Start-up costs and pecuniary externalities as barriers to economic development [J].
Ciccone, A ;
Matsuyama, K .
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 1996, 49 (01) :33-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