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大气稳定度的分布特征

被引:10
作者
朱业玉 [1 ,2 ]
潘攀 [2 ]
张方 [2 ]
机构
[1] 中国气象局·河南省农业气象保障与应用技术重点实验室
[2] 河南省气候中心
关键词
稳定度; 频率; 分布特征;
D O I
10.16765/j.cnki.1673-7148.2011.01.008
中图分类号
P431 [大气静力学与大气准静力学];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利用河南16个代表气象站1971-2009年逐日4时次气象资料,运用修正的Pasquill稳定度分类方法,计算逐日4时次的大气稳定度等级,进而统计分析不同地形下稳定度的频率分布特征和年、月、日演变规律。分析结果表明:河南各地稳定度出现的频率以中性类为主;近40 a来不稳定类和稳定类有缓慢上升的趋势,而中性类有显著的下降趋势;中性类各月变化幅度较小,稳定类和不稳定类有较明显的季节变化特征,分别呈现上、下抛物线型;大气稳定度有明显的日变化趋势,夜间大气多属于稳定类,而中午时刻大气湍流运动最为旺盛;不同地形下的稳定度类型一般都以中性类和稳定类为主,而不同地形下稳定度类型又略有差异。
引用
收藏
页码:19 / 22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镇江市大气稳定度及抬升高度计算方法的研究.[D].孙娜.江苏大学.2007, 05
[2]   郑州市大气气溶胶数浓度和质量浓度时空变化研究 [J].
李尉卿 ;
崔娟 .
气象与环境科学, 2010, 33 (02) :7-13
[3]   郑州市大气能见度变化特征及与空气污染的关系 [J].
刘和平 ;
代佩玲 ;
张青珍 ;
郭学峰 ;
侯春梅 .
气象与环境科学, 2008, 31 (04) :44-46
[4]   西安市近10年大气稳定度和边界层厚度特征 [J].
蔡新玲 ;
吴素良 ;
王繁强 ;
陈建文 .
气象科技, 2007, (06) :814-817
[5]   上海市近15a大气稳定度和混合层厚度的研究 [J].
杨勇杰 ;
谈建国 ;
郑有飞 ;
陈舜华 .
气象科学, 2006, (05) :536-541
[6]   北京地区冬、春季节大气稳定度演变特征 [J].
杨贤为 ;
叶殿秀 ;
马天健 ;
汪万林 .
气象, 2002, (01) :43-46
[7]   丘陵浅山地区风速幂指数及其在大气环境质量预测中的应用 [J].
孙中党 ;
郑银鹤 .
河南气象, 2001, (02) :24-25
[8]   大气污染与气候异常 [J].
张普香 ;
张慧利 ;
张兆峰 .
河南气象, 2000, (01) :46-46
[9]   成都大气混合层厚度的计算和分析 [J].
孟庆珍,冯艺 .
成都气象学院学报, 1996, (Z1) :73-81
[10]   广东各地Pasquill稳定度频率的分布特征 [J].
李琼,叶燕翔,李福娇,刘树旺 .
热带气象学报, 1996, (02) :181-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