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9 条
郑州市大气能见度变化特征及与空气污染的关系
被引:35
作者:

刘和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河南省气候中心 河南省气候中心

代佩玲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河南省气象科技服务中心 河南省气候中心

张青珍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河南省气候中心 河南省气候中心

郭学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河南省气象科技服务中心 河南省气候中心

侯春梅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河南省气象科技服务中心 河南省气候中心
机构:
[1] 河南省气候中心
[2] 河南省气象科技服务中心
来源:
关键词:
大气能见度;
年变化;
月变化;
日变化;
气象要素;
空气污染;
D O I:
10.16765/j.cnki.1673-7148.2008.04.008
中图分类号:
P427.23 [];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根据郑州市1980-2007年能见度及同期地面气象要素(风速、温度、气压和相对湿度)观测资料和2006年、2007年空气污染物(SO2、NO2、PM10)监测数据,分析了郑州市大气能见度的变化特征以及大气能见度与气象要素和空气污染之间的关系。分析表明,大气能见度呈逐年下降趋势。一年之中,能见度最小值出现在12-1月及7-8月,最大值出现在5-6月;一日之中,08时能见度最差,14时最好。能见度与温度、风速呈正相关,与气压、湿度呈负相关,与空气污染物质量呈负相关。
引用
收藏
页码:44 / 46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南宁市大气能见度变化特征及影响因子分析
[J].
廖国莲
;
程鹏
.
气象研究与应用,
2007, (04)
:26-28

廖国莲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广西气候中心 广西气候中心

程鹏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广西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 广西气候中心
[2]
西安市大气能见度变化规律及与空气污染关系
[J].
林杨
;
胡琳
;
邓小丽
;
苏静
.
陕西气象,
2007, (06)
:29-31

林杨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西安市气象局 西安市气象局

胡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陕西省气候中心 西安市气象局

邓小丽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西安市气象局 西安市气象局

苏静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陕西省大气探测保障中心 西安市气象局
[3]
济源水平能见度变化特征及气象影响因子分析
[J].
杨银娟
;
脱宇峰
.
气象与环境科学,
2007, (S1)
:16-18

杨银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人民解放军部队

脱宇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人民解放军部队
[4]
广州市大气能见度的特征及其影响因子分析
[J].
沈家芬
;
冯建军
;
谢利
;
林燕
;
莫测辉
.
生态环境,
2007, (04)
:1199-1204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冯建军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广州市林业科学研究所 华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林燕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广州市白云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局 华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莫测辉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暨南大学环境工程系 华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5]
临沂市低劣能见度天气变化规律分析
[J].
吕学梅
;
吴凌志
.
山东气象,
2006, (01)
:41-42

吕学梅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临沂市气象局

吴凌志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临沂市气象局
[6]
河北省1960~2002年城市大气能见度的变化趋势
[J].
范引琪
;
李二杰
;
范增禄
.
大气科学,
2005, (04)
:526-535

范引琪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河北省气象科学研究所

李二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河北省气象科学研究所

范增禄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河北省气象科学研究所
[7]
北京市能见度下降与颗粒物污染的关系
[J].
宋宇
;
唐孝炎
;
方晨
;
张远航
;
胡敏
;
曾立民
;
李成才
;
毛节泰
;
MICHAEL BERGIN
.
环境科学学报,
2003, (04)
:468-471

宋宇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中心,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中心,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中心,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中心,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中心,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中心,北京大学地球物理系,北京大学地球物理系,美国乔治亚理工学院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国家重点联合实验室,北京,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国家重点联合实验室,北京,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国家重点联合实验室,北京,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国家重点联合实验室,北京,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国家重点联合实验室,北京,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国家重点联合实验室,北京,北京,北京,地球与大气科学系

唐孝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中心,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中心,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中心,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中心,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中心,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中心,北京大学地球物理系,北京大学地球物理系,美国乔治亚理工学院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国家重点联合实验室,北京,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国家重点联合实验室,北京,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国家重点联合实验室,北京,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国家重点联合实验室,北京,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国家重点联合实验室,北京,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国家重点联合实验室,北京,北京,北京,地球与大气科学系

方晨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中心,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中心,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中心,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中心,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中心,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中心,北京大学地球物理系,北京大学地球物理系,美国乔治亚理工学院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国家重点联合实验室,北京,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国家重点联合实验室,北京,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国家重点联合实验室,北京,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国家重点联合实验室,北京,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国家重点联合实验室,北京,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国家重点联合实验室,北京,北京,北京,地球与大气科学系

张远航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中心,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中心,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中心,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中心,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中心,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中心,北京大学地球物理系,北京大学地球物理系,美国乔治亚理工学院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国家重点联合实验室,北京,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国家重点联合实验室,北京,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国家重点联合实验室,北京,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国家重点联合实验室,北京,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国家重点联合实验室,北京,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国家重点联合实验室,北京,北京,北京,地球与大气科学系

胡敏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中心,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中心,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中心,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中心,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中心,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中心,北京大学地球物理系,北京大学地球物理系,美国乔治亚理工学院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国家重点联合实验室,北京,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国家重点联合实验室,北京,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国家重点联合实验室,北京,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国家重点联合实验室,北京,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国家重点联合实验室,北京,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国家重点联合实验室,北京,北京,北京,地球与大气科学系

曾立民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中心,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中心,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中心,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中心,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中心,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中心,北京大学地球物理系,北京大学地球物理系,美国乔治亚理工学院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国家重点联合实验室,北京,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国家重点联合实验室,北京,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国家重点联合实验室,北京,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国家重点联合实验室,北京,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国家重点联合实验室,北京,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国家重点联合实验室,北京,北京,北京,地球与大气科学系

李成才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中心,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中心,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中心,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中心,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中心,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中心,北京大学地球物理系,北京大学地球物理系,美国乔治亚理工学院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国家重点联合实验室,北京,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国家重点联合实验室,北京,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国家重点联合实验室,北京,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国家重点联合实验室,北京,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国家重点联合实验室,北京,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国家重点联合实验室,北京,北京,北京,地球与大气科学系

毛节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中心,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中心,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中心,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中心,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中心,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中心,北京大学地球物理系,北京大学地球物理系,美国乔治亚理工学院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国家重点联合实验室,北京,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国家重点联合实验室,北京,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国家重点联合实验室,北京,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国家重点联合实验室,北京,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国家重点联合实验室,北京,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国家重点联合实验室,北京,北京,北京,地球与大气科学系

MICHAEL BERGIN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中心,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中心,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中心,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中心,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中心,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中心,北京大学地球物理系,北京大学地球物理系,美国乔治亚理工学院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国家重点联合实验室,北京,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国家重点联合实验室,北京,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国家重点联合实验室,北京,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国家重点联合实验室,北京,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国家重点联合实验室,北京,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国家重点联合实验室,北京,北京,北京,地球与大气科学系
[8]
重庆市大气能见度变化趋势及影响因子
[J].
洪全
.
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 (05)
:151-154

洪全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重庆师范学院化学系重庆
[9]
北京地区大气能见度变化规律及影响因子统计分析
[J].
王淑英
;
张小玲
;
徐晓峰
.
气象科技,
2003, (02)
:109-114

王淑英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市气象局气象科学研究所,北京市气象局气象科学研究所,北京市气象局气象科学研究所北京,北京,北京

张小玲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市气象局气象科学研究所,北京市气象局气象科学研究所,北京市气象局气象科学研究所北京,北京,北京

徐晓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市气象局气象科学研究所,北京市气象局气象科学研究所,北京市气象局气象科学研究所北京,北京,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