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能见度下降与颗粒物污染的关系

被引:264
作者
宋宇
唐孝炎
方晨
张远航
胡敏
曾立民
李成才
毛节泰
MICHAEL BERGIN
机构
[1] 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中心,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中心,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中心,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中心,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中心,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中心,北京大学地球物理系,北京大学地球物理系,美国乔治亚理工学院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国家重点联合实验室,北京,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国家重点联合实验室,北京,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国家重点联合实验室,北京,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国家重点联合实验室,北京,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国家重点联合实验室,北京,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国家重点联合实验室,北京,北京,北京,地球与大气科学系
关键词
能见度; 细粒子(PM2.5); 散射消光系数; 北京市;
D O I
10.13671/j.hjkxxb.2003.04.011
中图分类号
X513 [粒状污染物];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2 ;
摘要
为了解北京市能见度下降的主要原因 ,在 1999— 2 0 0 0年对各种污染物的消光系数和不同粒径大小颗粒物的质量浓度进行了观测 .发现颗粒物的散射消光作用在北京市能见度下降中占有主要地位 ,其中与细粒子的关系更为密切 .在不同季节运用不同的回归方程 ,利用细粒子质量浓度可以方便快捷地估算出大气能见度的近似值
引用
收藏
页码:468 / 471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Source apportionment of visibility degradation problems in Brisbane (Australia) using the multiple linear regression techniques. Chan Y C,Simpson R W,Mctainsh G H,et al. Atmospheric Environment . 1999
[2]  
Visibility and aerosol composition in the Farse Valley during REVEAL. Pryor S C,Simpson R,Guise-Bagley L,et al. Journal of Air and Waster Management Association . 1997
[3]  
Visibility study in Seoul, 1993. Baik N,Kim Y P,Moon K C. Atmospheric Environment . 1996
[4]  
Characteristics of summer middy low-visibility events in the Los Angeles area. Larson S M,Cass G R. Environmental Sciences . 1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