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的分区评价——以河北省为例

被引:63
作者
刘玉 [1 ,2 ]
刘彦随 [1 ]
王介勇 [1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
关键词
农村居民点整理; 熵值法; 整理分区; 新农村建设; 河北省;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01 [土地经济学];
学科分类号
082802 ; 1204 ; 120405 ;
摘要
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深入开展区域范围内待整理农村居民点分区研究,对于指导农村居民点用地的有序整理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以河北省136个县(市)为研究单元,选取农村居民点用地自然条件、区域经济实力和整理迫切度等8个指标,构建了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分区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熵值法确定权重,计算农村居民点整理的综合评价值。进一步基于人均农村居民点用地和综合评价分值,运用层次筛选法将研究区划分为优先整理区、重点整理区、适度整理区、生态型整理区和优化调整区。农村居民点整理分区,可为制定农村土地整理规划以及确定、实施土地整理项目提供决策依据。
引用
收藏
页码:145 / 153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22 条
[1]   北京市平谷区农村居民点用地空间结构调整 [J].
姜广辉 ;
张凤荣 ;
谭雪晶 .
农业工程学报, 2008, (11) :69-75
[2]   西南丘陵山区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的评价分级——以重庆市长寿区为例 [J].
沈燕 ;
张涛 ;
廖和平 .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 (06) :141-147
[3]   农村居民点土地整理潜力、存在问题及对策 [J].
洪涛 ;
梅昀 .
农机化研究, 2008, (04) :240-242+245
[4]   基于logistic回归模型的农牧交错区土地利用变化驱动力分析——以内蒙古翁牛特旗为例 [J].
谢花林 ;
李波 .
地理研究, 2008, (02) :294-304
[5]   中国新农村建设创新理念与模式研究进展 [J].
刘彦随 .
地理研究, 2008, (02) :479-480
[6]   中国农村居民点整理研究进展与展望 [J].
刘勇 ;
吴次芳 ;
杨志荣 .
中国土地科学, 2008, (03) :68-73
[7]   农用地综合生产能力测算及应用研究——以霸州市为例 [J].
刘玉 ;
门明新 ;
许皞 ;
刘树庆 .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08, (01) :87-92
[8]   中国耕地资源流失的动因分析 [J].
田淑英 .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2007, (09) :67-69
[9]   中国东部沿海地区乡村转型发展与新农村建设 [J].
刘彦随 .
地理学报, 2007, (06) :563-570
[10]   中国沿海地区城乡发展态势与土地利用优化研究 [J].
刘彦随 ;
卢艳霞 .
重庆建筑大学学报, 2007, (03) :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