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生态压力与生态利用效率研究

被引:22
作者
顾晓薇
王青
王军
张波
丁一
李广军
机构
[1] 东北大学资源与生态经济研究中心
[2] 东北大学资源与生态经济研究中心 沈阳
关键词
生态压力; 本国生态足迹; 本国生态利用效率; 生态冲击强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22 [环境与发展];
学科分类号
083001 ;
摘要
基于生态足迹方法,提出并构建了度量国家生态压力总量与国家生态效率的本国生态足迹和生态利用效率指标。应用该指标对我国1990年2003年的本国生态足迹、生态承载面积、本国生态赤字及本国生态利用效率进行了计算,分析了中国生态压力、生态利用效率的历史轨迹、发展趋势及其构成和主要矛盾。结果表明,我国的生态系统一直处于超载状态,现在的超载程度已很严重。这一期间我国的本国生态利用效率从2 070元/hm2增长到4 046元/hm2,年均增长率为5.3%。生态利用效率以较高的速度增长,说明我国经济实现了一定程度的生态压力相对减量;但这一时期的生态利用效率的增长率远低于经济总量的增长率,导致本国足迹增长较快。可见,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工业化进程是以本国生态资源的大量消耗为代价的;而能源和农业是中国可持续发展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所以,实现可持续发展仅注重环境末端治理是远远不够的,根本途径是从源头实现资源(尤其是能源)需求减量,并应特别重视农业对生态环境的冲击。
引用
收藏
页码:142 / 146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辽宁省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生态足迹分析 [J].
顾晓薇 ;
王青 ;
刘建兴 ;
李广军 ;
丁一 ;
刘敬智 .
资源科学, 2005, (04) :118-124
[2]   高等教育的生态效率——大学校园生态足迹 [J].
顾晓薇 ;
李广军 ;
王青 ;
刘建兴 ;
丁一 ;
刘敬智 .
冰川冻土, 2005, (03) :418-425
[3]   中国经济系统的物质投入分析 [J].
徐明 ;
张天柱 .
中国环境科学, 2005, (03) :324-328
[4]   中国铁矿资源开发中的生态包袱 [J].
王青 ;
丁一 ;
顾晓薇 ;
刘敬智 ;
刘建兴 .
资源科学, 2005, (01) :2-7
[5]   中国经济系统的物质输入与输出分析 [J].
陈效逑 ;
赵婷婷 ;
郭玉泉 ;
宋升佑 .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 (04) :538-547
[6]  
可持续发展的环境压力指标及其应用[M]. 冶金工业出版社 , 顾晓薇,王青著, 2005
[7]  
Using Material Flow Accounting toOperationalize the Concept of Society’s Metabolism. Schandl H,and Schulz N. APreliminary MFA for the United Kingdom for the period of 1937~1997 . 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