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银行业系统性风险的“社会性消化”机制研究

被引:51
作者
童中文 [1 ]
解晓洋 [2 ]
邓熳利 [3 ]
机构
[1] 安徽工业大学商学院、安徽创新驱动发展研究院
[2] 海南省财政厅监督检查局
[3] 安徽工业大学国际教育学院
关键词
银行系统性风险; 网络演化; 宏观压力测试; 社会性消化; 中国金融系统性风险之谜;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832 [中国金融、银行];
学科分类号
1201 ; 020204 ;
摘要
银行业系统性风险是个连续累积过程,主要经由信用和信息渠道完成,本质上是通过流动性波动的形式进行的。我国银行业系统2003年前不良资产率一直很高,2003年后的流动性波动剧烈,尤其受近期经济下行等影响,系统性风险积聚一直较高。宏观压力测试表明,在轻度、中度和重度的情境下,我国银行业系统性风险都较高程度地累积存在且渐趋严重,而"社会性消化"机制——基于合作均衡的市场内在的风险"自我消化"机制和银行软预算约束对风险的外部"救助"机制,使我国短期内"规避"了金融危机,但其引致的道德风险、信贷扩张以及资产泡沫却在长期内使银行体系脆弱性增强,系统性风险积聚增加,须强化金融基础制度建设进行防范和化解。
引用
收藏
页码:124 / 139
页数:16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金融审慎监管与货币政策的协同效应——考虑金融系统性风险防范 [J].
童中文 ;
范从来 ;
朱辰 ;
张炜 .
金融研究, 2017, (03) :16-32
[2]   规模、关联性与中国系统重要性银行的衡量 [J].
范小云 ;
王道平 ;
刘澜飚 .
金融研究, 2012, (11) :16-30
[3]   银行间资产清算顺序优化与风险传染免疫机制 [J].
童中文 .
中国管理科学, 2012, 20 (01) :51-58
[4]   银行业系统性风险度量框架的研究 [J].
刘春航 ;
朱元倩 .
金融研究, 2011, (12) :85-99
[5]   后危机时代宏观压力测试研究 [J].
杨晓奇 .
新金融, 2010, (11) :22-26
[6]   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资产规模的宏观压力测试 [J].
徐光林 .
新金融, 2008, (11) :21-25
[7]   信贷集中与扩张、软预算约束竞争和银行系统性风险 [J].
江曙霞 ;
罗杰 ;
黄君慈 .
金融研究, 2006, (04) :40-48
[8]   中国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内生性:一个基于双重软预算约束的分析框架 [J].
施华强 .
金融研究, 2004, (06) :1-16
[9]  
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研究[D]. 刘昕.辽宁大学 2010
[10]  
EViews数据统计与分析教程[M]. 清华大学出版社 , 张大维, 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