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乡发展转型衡量及其类型——以环渤海地区为例

被引:33
作者
李玉恒 [1 ]
陈聪 [1 ,2 ]
刘彦随 [3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大学
[3] 北京师范大学资源学院
基金
长江学者奖励计划;
关键词
城镇化; 要素集聚; 城乡发展转型; 环渤海地区; 中国;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99.21 [城镇形成与发展];
学科分类号
083304 ;
摘要
界定了城乡发展转型的概念,从形态转型与功能转型角度,构建了县域城乡发展转型衡量模型并划分其驱动类型。结果显示:环渤海地区21.41%的区县城乡转型较为剧烈,主要分布在河北北部的山地高原地区、鲁西南、鲁西北以及辽宁东北部的长白山地区。转型缓和的区县占该地区区县总数的32.42%,主要分布在北京市、天津市、秦皇岛市、沈阳市、大连市、烟台市、青岛市和济南市的主城区核心地带及近郊区。东北的辽河平原地区、河北南部和东部地区、山东半岛的大部分地区以及渤海湾地区城乡转型程度属于中度,占区县总数的46.18%。剧烈转型区县的驱动力以三次产业均衡发展及商旅服务业发展为主(占该类型区县的84.29%),转型缓和区县驱动力类型为均衡发展型及农业主导型(76.41%),城乡转型中度的区县,其驱动力主要为均衡发展型与工业主导型(76.16%)。转型剧烈的区县在城镇化、非农就业以及非农产业发展方面具有较低的初始水平。然而,由于较强的后发优势,在2000-2011年间,剧烈转型的区县在以上三方面经历了快速的发展,明显领先于城乡转型中度以及缓和的区县。进而提出了当前城乡发展转型领域亟待加强的重要研究内容。
引用
收藏
页码:1595 / 1602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中国城乡发展转型中资源与环境问题解析 [J].
李玉恒 ;
刘彦随 .
经济地理, 2013, 33 (01) :61-65
[2]   城乡结合部人-环境系统关系研究综述 [J].
黄宝荣 ;
张慧智 .
生态学报, 2012, 32 (23) :7607-7621
[3]   中国耕地和农村宅基地利用转型耦合分析 [J].
龙花楼 ;
李婷婷 .
地理学报, 2012, 67 (02) :201-210
[4]   中国东部沿海地区乡村发展类型及其乡村性评价 [J].
龙花楼 ;
刘彦随 ;
邹健 .
地理学报, 2009, 64 (04) :426-434
[5]   城乡一体化评估指标体系研究 [J].
顾益康 ;
许勇军 .
浙江社会科学, 2004, (06) :93-97+6
[6]   中国城市化质量研究 [J].
叶裕民 .
中国软科学, 2001, (07) :28-32
[7]   中国农村转型与耕地保护机制 [J].
蔡运龙 .
地理科学, 2001, (01) :1-6
[8]   城乡相互作用的动力学机制与城乡生态经济要素流转 [J].
张安录 .
生态经济, 2000, (04) :5-8
[9]  
中国新农村建设地理论[M]. 科学出版社 , 刘彦随, 2011
[10]  
城市发展史[M].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美)刘易斯·芒福德(LewisMumford)著, 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