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耕地和农村宅基地利用转型耦合分析

被引:118
作者
龙花楼 [1 ,2 ]
李婷婷 [1 ,2 ,3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区域可持续发展分析与模拟重点实验室
[3]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关键词
土地利用转型; 耕地; 农村宅基地; 耦合机制; 乡村转型发展; 中国;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01 [土地经济学];
学科分类号
082802 ; 1204 ; 120405 ;
摘要
土地利用转型,即在社会经济变化和革新的驱动下,某一区域在一段时期内由一种土地利用形态转变为另一种土地利用形态的过程。在中国,耕地和农村宅基地乃土地利用转型的重要源头。本文综合利用2000年和2008年两期LandsatTM影像解译土地利用数据及2000-2008年国土资源部土地利用年度变更调查数据,分析了中国耕地和农村宅基地利用转型的时空耦合特征。研究表明:①2000-2008年期间,中国耕地面积与农村宅基地面积变化的相关系数为-0.921,呈现出明显的增减逆协同演进格局;②耕地—宅基地变化相关系数与农村宅基地利用变化率的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在耕地和农村宅基地利用的相互转化过程中,农村宅基地利用的变化起主导作用;③通过计算全国各省2000-2008年间的耕地—宅基地变化耦合系数,发现期间耕地和农村宅基地利用变化耦合程度高的省份主要分布在胡焕庸线的东南部。社会经济—生物自然—土地管理三维驱动因素通过"农村人口—耕地—农村宅基地"三者之间的相互联系与相互作用驱动着耕地和农村宅基地利用的转型。然而,耕地和农村宅基地利用转型的时空耦合现象及其发生机制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因于中国特殊的城乡二元结构社会体制。
引用
收藏
页码:201 / 210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23 条
[1]   论土地利用转型与乡村转型发展 [J].
龙花楼 .
地理科学进展, 2012, 31 (02) :131-138
[2]   中国县域耕地与农业劳动力变化的时空耦合关系 [J].
刘彦随 ;
李裕瑞 .
地理学报, 2010, 65 (12) :1602-1612
[3]   近代上海土地利用方式转型初探——以河浜资源为中心 [J].
吴俊范 .
中国经济史研究, 2010, (03) :43-53
[4]   21世纪初中国土地利用变化的空间格局与驱动力分析 [J].
刘纪远 ;
张增祥 ;
徐新良 ;
匡文慧 ;
周万村 ;
张树文 ;
李仁东 ;
颜长珍 ;
于东升 ;
吴世新 ;
江南 .
地理学报, 2009, 64 (12) :1411-1420
[5]   中国空心化村庄演化特征及其动力机制 [J].
龙花楼 ;
李裕瑞 ;
刘彦随 .
地理学报, 2009, 64 (10) :1203-1213
[6]   中国耕地供需变化规律研究 [J].
蔡运龙 ;
汪涌 ;
李玉平 .
中国土地科学, 2009, 23 (03) :11-18+31
[7]   1949~2005年中国河谷盆地型大城市空间扩展与土地利用结构转型——以兰州市为例 [J].
杨永春 ;
杨晓娟 .
自然资源学报, 2009, 24 (01) :37-49
[8]   农地利用变化假说与相关的环境效应命题 [J].
李秀彬 .
地球科学进展, 2008, (11) :1124-1129
[9]   从观澜看深圳市特区外土地利用转型的必然性 [J].
郭素君 ;
张培刚 .
规划师, 2008, (08) :72-77
[10]   我国的城镇化进程与空间扩张 [J].
陆大道 .
中国城市经济, 2007, (10) :1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