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Fintech发展演进的综合分析框架

被引:35
作者
朱太辉 [1 ,2 ]
机构
[1] 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博士后流动站
[2] 中国银监会博士后工作站
关键词
金融科技; 互联网金融; 金融功能; 金融发展;
D O I
10.13490/j.cnki.frr.2018.01.004
中图分类号
F832 [中国金融、银行];
学科分类号
1201 ; 020204 ;
摘要
本文在系统梳理我国Fintech主要业态功能属性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当前的金融制度环境以及Fintech业态的发展实践,构建了我国Fintech发展演进的综合分析框架,深入分析了我国Fintech发展的驱动因素及其影响机制,并对其未来发展前景进行了研判。研究发现,Fintech没有改变金融体系在支付结算、资金融通、财富管理、风险管理等方面的功能属性,但改善了金融体系在这些方面的功能表现;近年来我国Fintech快速发展是"四轮驱动"(四个因素驱动)的结果:信息科技发展的技术支持、Fintech企业的监管规避、实体经济的金融需求发展以及传统金融体系的金融供给不足。未来我国Fintech的发展既离不开科技创新推动提高金融功能效率,也取决于传统金融体系的市场化改革进程及其对金融供需缺口的缓解程度,还受制于相关市场主体的风险管控能力。
引用
收藏
页码:55 / 67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金融科技(FinTech)发展与监管:一个监管者的视角 [J].
李文红 ;
蒋则沈 .
金融监管研究, 2017, (03) :1-13
[2]   Fintech的特征、兴起、功能及风险研究 [J].
赵鹞 .
金融监管研究, 2016, (09) :57-70
[3]   Fintech的潜在风险与监管应对研究 [J].
朱太辉 ;
陈璐 .
金融监管研究, 2016, (07) :18-32
[4]   “互联网+”时代下银行进化论 [J].
廖理 ;
季小杰 .
清华金融评论, 2016, (04) :2-2
[5]   互联网第三方支付发展的制约因素及化解——基于政府、用户层面的分析 [J].
杨翾 ;
彭迪云 .
江西社会科学, 2015, 35 (03) :55-59
[6]   互联网众筹融资及其激励约束与风险管理——基于金融市场分层的视角 [J].
苗文龙 ;
刘海二 .
金融监管研究, 2014, (07) :1-22
[7]   第三方互联网支付业务发展与监管研究 [J].
赵妤婧 .
南方金融, 2014, (04) :17-19
[8]   金融风险与金融改革 [J].
尚福林 .
中国发展观察, 2014, (04) :59-60
[9]   美国P2P借贷平台发展:历史、现状与展望 [J].
王朋月 ;
李钧 .
金融监管研究, 2013, (07) :26-39
[10]  
互联网金融生态系统2020:新动力、新格局、新战略研究报告 .2 BCG. . 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