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ntech的潜在风险与监管应对研究

被引:127
作者
朱太辉 [1 ,2 ]
陈璐 [3 ]
机构
[1] 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博士后流动站
[2] 中国银监会博士后工作站
[3] 中国银监会政策研究局
关键词
金融科技创新; 金融效率; 金融稳定; 金融监管;
D O I
10.13490/j.cnki.frr.2016.07.002
中图分类号
F831.1 [银行制度];
学科分类号
020202 ;
摘要
金融科技创新(Fintech)能够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增强风险管理能力、降低风险集中度,有助于提高金融稳定性;但传统金融风险在Fintech业务中变得更加隐蔽,信息科技风险和操作风险更加突出,潜在的系统性、周期性风险不可忽视。目前各国对Fintech大多基于现有金融监管框架实施归口监管,监管发展路径呈现出"行业自律先行—政府监管跟上"的特征,积极探索有利于促进创新的监管模式,高度重视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未来,Fintech监管需要在促进Fintech健康发展和识别缓释潜在风险之间努力做好平衡,在持续风险监测评估的基础上适时调整优化监管政策,利用信息科技创新监管方式和监管工具,更加重视监管机构之间、不同国家之间的监管协作。
引用
收藏
页码:18 / 32
页数:15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法国众筹立法与监管制度评述[J]. 顾晨.金融服务法评论. 2015(00)
[2]   美国众筹监管立法研究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J].
龚鹏程 ;
臧公庆 .
金融监管研究, 2014, (11) :42-60
[3]   英美P2P监管体系比较与我国P2P监管思路研究 [J].
黄震 ;
邓建鹏 ;
熊明 ;
任一奇 ;
乔宇涵 .
金融监管研究 , 2014, (10) :45-58
[4]   互联网金融监管的原则:探索新金融监管范式 [J].
张晓朴 .
金融监管研究 , 2014, (02) :6-17
[5]   互联网金融模式研究 [J].
谢平 ;
邹传伟 .
金融研究, 2012, (12) :11-22
[6]  
信号与噪音[M]. 中信出版社 , (美) 西尔弗, 2013
[7]  
1933年证券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