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现货市场间信息溢出效应研究

被引:28
作者
刘向丽 [1 ,2 ]
成思危 [2 ]
汪寿阳 [2 ]
洪永淼 [3 ]
机构
[1] 北京信息工程学院基础部
[2]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管理学院
[3] 美国康乃尔大学经济学系与统计科学系
关键词
期货市场; 信息溢出; Granger 因果关系; 条件 VaR; 极端上涨风险; 极端下跌风险;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724.5 [期货贸易]; F426.32 [];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1202 ; 120202 ; 0202 ; 0701 ; 070104 ;
摘要
采用2000年7月10日到2006年6月30日铜期货与现货价格的日度数据,运用GARCH 模型估计了两个市场的上涨和下跌的条件 VaR,并利用基于回归的线性-Granger 因果检验,基于核函数的均值-Granger 因果检验,波动率-Granger 因果检验及风险-Granger因果检验方法分析了期、现货两个市场间的信息溢出效应.这是首次采用基于核函数的检验统计量来研究期货与现货间的关系,由于本方法可以使用所有的滞后阶数,从而使得检验效力更强.考虑到期货市场买空卖空的运行机制,还提出了上涨 VaR 和极端上涨风险溢出两个新的概念.实证结果表明,期货市场与现货市场间存在双向的信息溢出效应,进一步的分析表明从期货市场到现货市场的信息溢出要显著强于从现货市场到期货市场的信息溢出.
引用
收藏
页码:125 / 139
页数:15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上海期铜定价的实证检验 [J].
刘海龙 ;
黄伟 .
管理科学学报 , 2007, (03) :52-57
[2]   期货波动与交易量和市场深度关系的实证研究 [J].
徐剑刚 ;
唐国兴 .
管理科学学报 , 2006, (02) :69-75
[3]   期货市场与现货市场之间的价格研究——中国农产品市场的经验 [J].
刘庆富 ;
王海民 .
财经问题研究, 2006, (04) :44-51
[4]   现货价格和期货价格之间的动态关系:基于上海期货交易所的经验研究 [J].
华仁海 .
世界经济, 2005, (08) :34-41
[5]   中国上海与英国伦敦商品期货价格的协整分析 [J].
高辉 .
哈尔滨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2004, (02) :22-26
[6]   中国股市与世界其他股市之间的大风险溢出效应 [J].
洪永淼 ;
成思危 ;
刘艳辉 ;
汪寿阳 .
经济学(季刊), 2004, (02) :703-726
[7]   对我国期货市场价格发现功能的实证分析 [J].
华仁海 ;
仲伟俊 .
南开管理评论, 2002, (05) :57-61
[8]   中国股市价格—交易量的线性及非线性因果关系研究 [J].
王承炜 ;
吴冲锋 .
管理科学学报, 2002, (04) :7-12
[9]   中国股市的Granger因果关系分析 [J].
朱宏泉 ;
卢祖帝 ;
汪寿阳 ;
不详 .
管理科学学报 , 2001, (05) :7-12+78
[10]  
A test for volatility spillover with application to exchange rates[J] . Yongmiao Hong.Journal of Econometrics . 200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