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技术差距的中国区域全要素能源效率研究

被引:13
作者
汪克亮 [1 ]
杨宝臣 [2 ]
杨力 [1 ]
机构
[1] 安徽理工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2] 天津大学管理学院
关键词
全要素能源效率; 技术差距; 共同前沿; 区域差异; 共同技术率;
D O I
10.16192/j.cnki.1003-2053.2011.07.005
中图分类号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F206 [能源管理];
学科分类号
0701 ; 070104 ; 020201 ;
摘要
基于全要素方法,充分考虑到中国各地区能源利用的技术差距,利用数据包络分析(DEA)方法构建非参数前沿,在共同前沿方法框架下分析比较2001-2007年中国全要素能源效率的区域差异,在此基础上采用"共同技术率(MTR)"指标衡量中国区域之间能源利用的技术差距。实证结果表明:考察期内中国全要素能源效率整体水平较低且区域差异显著,还存在巨大的节能增产空间;从区域技术差距视角来看,三大地区差距明显,其中东部地区接近全国最优水平,实现了全国潜在最优能源技术的98%以上,而中西部地区距离全国最优能源技术还分别存在23.3%和30.3%的改进空间。当前,必须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以防止三大地区能源技术差距的进一步拉大。
引用
收藏
页码:1021 / 1028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2]   市场分割下的中国全要素能源效率:基于超效率DEA方法的经验分析 [J].
师博 ;
沈坤荣 .
世界经济, 2008, (09) :49-59
[3]   中国全要素能源效率变动的实证研究 [J].
王群伟 ;
周德群 .
系统工程, 2008, (07) :74-80
[4]   能效研究方法和中国各地区能源效率的比较 [J].
杨红亮 ;
史丹 .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2008, (03) :12-20
[5]   能源效率及其影响因素:基于DEA的实证分析 [J].
魏楚 ;
沈满洪 .
管理世界, 2007, (08) :66-76
[6]   中国省际物质资本存量估算:1952—2000 [J].
张军 ;
吴桂英 ;
张吉鹏 .
经济研究, 2004, (10) :35-44
[7]   Chinese regional industrial energy efficiency evaluation based on a DEA model of fixing non-energy inputs [J].
Shi, Guang-Ming ;
Bi, Jun ;
Wang, Jin-Nan .
ENERGY POLICY, 2010, 38 (10) :6172-6179
[8]   Total-factor energy productivity growth of regions in Japan [J].
Honma, Satoshi ;
Hu, Jin-Li .
ENERGY POLICY, 2009, 37 (10) :3941-3950
[9]   Linear programming models for measuring economy-wide energy efficiency performance [J].
Zhou, P. ;
Ang, B. W. .
ENERGY POLICY, 2008, 36 (08) :2911-2916
[10]   An empirical analysis of energy efficiency in China's iron and steel sector [J].
Wei, Yi-Ming ;
Liao, Hua ;
Fan, Ying .
ENERGY, 2007, 32 (12) :2262-22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