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治疗脑卒中后上肢痉挛疗效观察

被引:27
作者
张自茂 [1 ]
冯崇廉 [2 ]
皮周凯 [1 ]
范小艳 [1 ]
陈惠琼 [1 ]
张洁 [3 ]
机构
[1] 广东省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康复科
[2] 广州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中医科
[3] 福建中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
关键词
中风后遗症/针灸疗法; 肌痉挛/针灸疗法; 头针;
D O I
10.13703/j.0255-2930.2008.04.008
中图分类号
R246.6 [神经精神病科];
学科分类号
100512 ;
摘要
目的:观察根据康复医学理论选穴的针刺方法治疗脑卒中后上肢痉挛的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针刺组和电刺激组,各30例。针刺组针刺患肢对侧头部运动区,患肢屈肌侧极泉、尺泽、大陵及伸肌侧肩髃、天井、阳池等穴;电刺激组采用痉挛肌电刺激。2组患者均同时给予必要的药物治疗和抗痉挛康复运动训练,疗程为3周。采用改良的Ashworth痉挛量表(MAS)、简化的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改良Barthel指数(MBI)进行疗效的评定。结果:2组患者治疗后痉挛程度、上肢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明显改善(P<0.01),其中针刺组MBI改善优于电刺激组(P<0.001)。针刺组总有效率为93.3%,电刺激组为86.7%,2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适宜的针刺是治疗脑卒中后肢体痉挛的有效方法,对上肢轻、中度痉挛疗效较显著。
引用
收藏
页码:257 / 260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针刺治疗脑卒中痉挛性运动障碍配穴观察 [J].
海英 ;
于潇 .
中国针灸, 2007, (10) :735-737
[2]   经筋论治脑卒中后痉挛状态及对脑脊液Glu、GABA的影响 [J].
岳增辉 ;
袁建菱 ;
姜京明 .
中国针灸, 2004, (08) :50-52
[3]   经筋刺法对中风上肢痉挛状态病人肌电F波的影响 [J].
于学平 .
中医药学报, 2004, (02) :23-25
[4]   针刺治疗脑卒中痉挛性运动障碍机制的研究进展 [J].
徐光青 ;
黄东锋 ;
兰月 .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2003, (05) :57-59
[6]  
脑卒中的康复评定和治疗[M]. 华夏出版社 , 缪鸿石,朱镛连主编, 1996
[7]  
现代偏瘫治疗学[M]. 人民军医出版社 , 赵钛主编,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