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资分配、总需求结构与中国经济增长

被引:4
作者
史晋川 [1 ,2 ]
刘青 [1 ]
机构
[1] 浙江大学经济学院
[2] 浙江大学民营经济研究中心
关键词
劳资分配; 经济增长; 面板VAR;
D O I
10.14167/j.zjss.2017.09.006
中图分类号
F124.1 [国民经济现代化]; F249.2 [中国];
学科分类号
0201 ; 020105 ; 020207 ; 1202 ; 120202 ; 020106 ;
摘要
劳资分配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是宏观经济学领域一个十分重要的学术问题,一度成为各经济学流派争论的焦点。本文基于总需求结构视角,运用面板VAR模型,考察了劳资分配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动态影响及作用路径。研究结论表明:在高增长时期,资本份额对经济增长具有直接推动效应,且会通过总需求结构对经济增长产生间接影响;消费、投资和净出口三类需求渠道在机制的不同阶段具有不同表现;消费需求结构渠道的作用明显强于其它两个渠道;由于劳资分配传导机制的叠加效应,使得中国经济增长表现为明显的资本份额驱动特征。进一步研究发现,随着经济增长放缓和总需求结构变化,资本份额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将趋于减弱,劳动份额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将日渐增强。据此阐述研究结论的政策启示。
引用
收藏
页码:24 / 32+156 +156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劳资分配与经济增长——新卡莱斯基学派视角的文献述评 [J].
史晋川 ;
刘青 .
东南学术, 2017, (01) :159-170
[2]   净出口的非线性增长贡献——基于1995—2011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考察 [J].
谷克鉴 ;
陈福中 .
经济研究, 2016, 51 (11) :13-27
[3]   中国经济增长的低效率冲击与减速治理 [J].
中国经济增长前沿课题组 ;
张平 ;
刘霞辉 ;
袁富华 ;
王宏淼 ;
陆明涛 ;
张磊 .
经济研究, 2014, 49 (12) :4-17+32
[4]   中国经济增长如何转向全要素生产率驱动型 [J].
蔡昉 .
中国社会科学, 2013, (01) :56-71+206
[5]   中国经济增长的动力来源与转换展望——基于最终需求角度的分析 [J].
刘瑞翔 ;
安同良 .
经济研究, 2011, 46 (07) :30-41+64
[6]   “三驾马车”的拉动作用评估 [J].
沈利生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09, 26 (04) :139-151+161
[7]  
Class struggle and economic fluctuations: VAR analysis of the post-war US economy[J] . Deepankar Basu,Ying Chen,Jong-seok Oh. International Review of Applied Economics . 2013 (5)
[8]  
Distribution, aggregate demand and productivity growth: theory and empirical results for six OECD countries based on a post-Kaleckian model[J] . Eckhard Hein,Artur Tarassow. Cambridge Journal of Economics . 2010 (4)
[9]  
DISTRIBUTIVE AND DEMAND CYCLES IN THE US ECONOMY—A STRUCTURALIST GOODWIN MODEL[J] . Nelson H.Barbosa‐Filho,LanceTaylor. Metroeconomica . 2006 (3)
[10]  
Technology, demand and distribution: a cumulative growth model with an application to the Dutch productivity growth slowdown[J] . C. W. M. Naastepad. Cambridge Journal of Economics . 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