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空间结构模式研究

被引:63
作者
沈丽珍 [1 ]
顾朝林 [2 ]
甄锋 [1 ]
机构
[1] 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城市规划与设计系
[2]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城市规划系
关键词
流动空间; 结构; 模式;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U984.113 [];
学科分类号
081303 ; 083302 ; 1204 ;
摘要
在全球化、信息化、城市化共同作用下产生了以流动为特征的新空间形式。从解析流动社会出发,明确了流动空间的概念,重点对流动空间的结构模式进行研究。研究认为由节点、线和面3个层面构成了流动空间的结构模式。大都市区、城市群、大都市带和全球城市等流动空间节点,通过由交通流线和网络流线构成的网络体系推动了新工业空间、新城市空间以及精英空间的扩展。
引用
收藏
页码:26 / 32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都市区、都市圈和都市带的概念界定与比较分析 [J].
谢守红 .
城市问题, 2008, (06) :19-23
[2]   流空间基本性质的地理学透视 [J].
孙中伟 ;
路紫 ;
不详 .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 2005, (01) :109-112
[3]   信息时代区域发展战略及其规划探讨 [J].
甄峰 .
城市规划汇刊, 2001, (06) :61-64+80
[4]  
区域发展中的空间结构研究[M]. 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陆玉麒著, 1998
[5]  
密斯·凡德罗[M].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刘先觉著, 1992
[6]  
Cyberspatial cognition and individual access to information: The behavioral foundation of cybergeography. Kwan,M. P. Environment Planning B Planning and Design . 2001
[7]  
Global City Region: Their Emerging Forms. Simmonds, R,Hack, G. . 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