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变化下水资源适应性系统脆弱性评价——以鄱阳湖流域为例

被引:27
作者
李昌彦 [1 ,2 ]
王慧敏 [1 ,2 ]
佟金萍 [1 ,3 ]
李荣昉 [4 ]
机构
[1] 河海大学水文水资源与水利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2] 河海大学管理科学研究所
[3] 常州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4] 江西省水利科学研究院
关键词
水资源适应性系统; 脆弱性评价; 熵值法; 集对分析; 鄱阳湖流域;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V213 [水资源开发];
学科分类号
082802 ;
摘要
从系统科学的视角出发,分析气候变化下水资源适应性系统脆弱性的内涵,基于脆弱性PSR分析框架,从胁迫性、敏感性、适应性3个维度构建了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熵值法和集对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脆弱性进行评价。结合2001~2010年鄱阳湖流域数据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10a间鄱阳湖流域水资源适应性系统脆弱性的变化受胁迫性、敏感性和适应性的综合影响,脆弱性先明显增加后缓慢下降,但基本处于中等偏差水平。鄱阳湖流域水资源适应性系统脆弱性主要由降水量变化、自然灾害和经济发展产生的能源消耗、污染问题引发,提高系统适应性对缓解脆弱性有明显作用。根据评价分析,建议鄱阳湖流域未来从提高管理能力、经济及社会响应能力和加强环境生态治理等方面采取适应性对策;通过改善鄱阳湖流域发展方式和生态环境,减少脆弱性和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更好地发挥鄱阳湖流域对国家生态安全的保障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172 / 181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适应气候变化的分析框架及政策涵义 [J].
潘家华 ;
郑艳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0, 20 (10) :1-5
[2]   气候变化对中国水资源影响的适应性评估与管理框架 [J].
夏军 ;
Thomas Tanner ;
任国玉 ;
程晓陶 ;
王金霞 ;
王忠静 ;
严茂超 ;
刘晓洁 ;
Ian Holman .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2008, (04) :215-219
[3]   脆弱性的概念及其评价方法 [J].
李鹤 ;
张平宇 ;
程叶青 .
地理科学进展, 2008, (02) :18-25
[4]   基于集对分析的广义水环境承载能力评价 [J].
贺瑞敏 ;
张建云 ;
王国庆 ;
宋兰兰 .
水科学进展, 2007, (05) :730-735
[5]   亚热带丘岗区地表水资源脆弱性评估及其管理——以衡阳盆地为例 [J].
邹君 ;
谢小立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7, (03) :303-307
[6]   一种城市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方法及其应用 [J].
苏美蓉 ;
杨志峰 ;
王红瑞 ;
杨晓华 .
环境科学学报, 2006, (12) :2072-2079
[7]   流域水资源适应性管理研究 [J].
佟金萍 ;
王慧敏 .
软科学, 2006, (02) :59-61
[8]   全球气候变化对中国淡水资源及其脆弱性影响研究综述 [J].
王国庆 ;
张建云 ;
章四龙 .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2005, (02) :7-10+15
[9]   岷江上游生态脆弱性评价 [J].
姚建 ;
丁晶 ;
艾南山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4, (04) :380-383
[10]   气候变化适应对策的评价方法和工具 [J].
殷永元 .
冰川冻土, 2002, (04) :426-4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