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与社会的互构——以信息通讯技术在商村社会的应用为例

被引:6
作者
陈秋虹
机构
[1] 清华大学社会学系
关键词
信息通讯技术; 社会结构; 技术-社会; 互构;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C912.82 [农村社会学];
学科分类号
083304 ;
摘要
技术与社会的关系是一个重要命题。本文以产业和社会结构发生剧烈变化的商业农村为个案,探讨技术与社会的关系,研究发现固定电话与手机的应用深刻地影响了商村的经济生产,它们在应用中的悖论现象则表明技术亦受社会的型塑:当熟人社会瓦解,信任机制发生改变时,固定电话因其完备的管理制度被使用者赋予隐秘的社会内涵;商村产业特征及经营策略压缩了经营者的私人空间和时间,致其将手机定位于商业信息传递的工具;漂泊的打工者在封闭的空间中更加渴求交流,因而在手机使用上表现出更强烈的情感倾向。此外,本文还想强调是使用者发挥了主体性,穿梭于信息技术产品与社会结构之间,赋予信息技术产品以生动的社会内涵,从而形成了具有地方社会特色的技术应用情况。
引用
收藏
页码:11 / 22+94 +94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技术应用的社会基础 中国近代机器缫丝技术应用的比较研究 [J].
张茂元 .
社会, 2009, 29 (05) :21-38+223
[2]   技术与组织关系的三个视角 [J].
张燕 ;
邱泽奇 .
社会学研究, 2009, 24 (02) :200-215+246
[3]   中国数字鸿沟报告2008 [J].
张新红 .
电子政务, 2008, (11) :24-43
[4]   近代珠三角缫丝业技术变革与社会变迁:互构视角 [J].
张茂元 .
社会学研究, 2007, (01) :23-48+243
[5]   技术与组织的互构——以信息技术在制造企业的应用为例 [J].
邱泽奇 .
社会学研究, 2005, (02) :32-54+243
[6]   技术决定还是社会决定:冲突和一致———走向一种马克思主义的技术社会理论 [J].
李三虎 .
探求, 2003, (01) :37-45
[7]  
网络社会的崛起[M].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曼纽尔·卡斯特(ManuelCastells)著, 2001
[8]  
现代性的后果[M]. - 译林出版社 , (英)安东尼·吉登斯著, 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