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与组织关系的三个视角

被引:121
作者
张燕 [1 ]
邱泽奇 [2 ]
机构
[1]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
[2] 北京大学中国社会与发展研究中心
关键词
技术决定论; 技术结构化理论; 互构理论;
D O I
10.19934/j.cnki.shxyj.2009.02.010
中图分类号
C912 [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
学科分类号
1407 ;
摘要
技术与组织的关系研究自20世纪50年代以后形成了有代表性的三个视角。"技术决定论"突破了古典理论"惟一最佳组织方式"的局限,用技术因素解释组织间的结构差异,其局限在于将组织方式与技术简单对应;"技术结构化理论"引入了新技术使用过程中的结构变迁过程,展现了组织结构动态变化的一面。在"技术决定论"和"技术结构理论"之后我们提出了"互构理论"。"互构论"从技术的外源定制性以及技术自身的层级结构等应用性特质出发,分析技术与组织关系背后的行动者之间的互动,通过重视技术的应用环境,展现结构多样性以及结构变化的差异性。
引用
收藏
页码:200 / 215+246 +246
页数:17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1]   技术应用为什么失败——以近代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机器缫丝业为例(1860—1936) [J].
张茂元 ;
邱泽奇 .
中国社会科学, 2009, (01) :116-132+206
[2]   技术与组织的互构——以信息技术在制造企业的应用为例 [J].
邱泽奇 .
社会学研究, 2005, (02) :32-54+243
[3]   在工厂化和网络化的背后——组织理论的发展与困境 [J].
邱泽奇 .
社会学研究, 1999, (04) :3-27
[4]  
近代中国机器缫丝技术应用与社会结构变迁[D]. 张茂元.北京大学 2008
[5]  
社会学与中国社会[M].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李培林, 2008
[6]  
行动中的组织[M]. 上海人民出版社 , (美) 汤普森 (Tompson, 2007
[7]  
权力与规则[M]. 上海人民出版社 , (法)埃哈尔·费埃德伯格(ErhardFriedberg)著, 2005
[8]  
组织理论[M]. 华夏出版社 , (美)W.理查德·斯格特(W.RichardScott)著, 2002
[9]  
现代社会中的科层制[M]. 学林出版社 , (美)彼德·布劳(PeterM.Blau),(美)马歇尔·梅耶(MarshallW.Meyer)著, 2001
[10]  
社会的构成[M]. 三联书店 , (英)安东尼·吉登斯(AnthonyGiddens)著, 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