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花江流域哈尔滨段土地利用时空格局演变特征分析

被引:26
作者
龚文峰 [1 ]
孔达 [1 ]
范文义 [2 ]
王笑峰 [1 ]
机构
[1] 黑龙江大学水利水电学院
[2] 东北林业大学林学院
关键词
土地利用; 遥感; 时空演变; 空间格局;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01.24 [土地开发与利用];
学科分类号
083306 ; 0903 ;
摘要
利用1996年、2005年Landsat TM/ETM+遥感影像和野外调查数据,运用ArcGIS分析土地利用变化,并基于DEM探究松花江流域哈尔滨段土地利用空间格局的时空演变。结果表明:区域土地利用空间位置转换面积小于其数量变化,土地利用变化面积大小顺序为:林地>耕地>草地>水域>未利用地>建设用地;土地利用转化过程以耕地-林地、草地-林地和未利用地-林地为主,其中耕地-林地相互转换最为剧烈,林地、水域和建设用地具有较高的保留率,草地、未利用地和耕地具有较高的转换率;海拔300~600m、坡度大于25°的区域,以林地-耕地和草地-耕地为主,局部存在滥垦草地、毁林开荒等现象。该区域是黑龙江省重要粮食产区,此研究有助于加强土地资源的保护和实施退耕还林、还草等农林复合经营措施,对缓解人地矛盾、实现土地资源合理利用及维持区域生态平衡具有重要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249 / 255+322 +322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5 条
[1]   土地利用对生态环境脆弱性的影响评价 [J].
王瑞燕 ;
赵庚星 ;
周伟 ;
朱西存 ;
王介勇 ;
秦元伟 .
农业工程学报, 2008, 24 (12) :215-220
[2]   东北黑土区农地水土流失现状与综合治理对策 [J].
刘宝元 ;
阎百兴 ;
沈波 ;
王志强 ;
魏欣 .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2008, (01) :1-8
[3]   基于DEM的醴陵市土地利用空间格局分析 [J].
崔卫国 ;
文倩 ;
刘艳艳 ;
吴大放 ;
杨君 .
资源科学, 2008, (02) :228-234
[4]   长江上游地区土地利用/覆被和景观格局变化分析 [J].
伍星 ;
沈珍瑶 .
农业工程学报, 2007, (10) :86-92+291
[5]   基于DEM的广东省山区土地利用变化分析 [J].
黎景良 ;
后斌 ;
危双峰 ;
张晓东 ;
钟凯文 .
测绘通报, 2007, (06) :53-57
[6]   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土地利用/土地覆被的空间格局 [J].
沈泽昊 ;
张全发 ;
岳超 ;
赵俊 ;
胡志伟 ;
吕楠 ;
唐园园 .
地理学报, 2006, (06) :633-644
[7]   怒江小流域土地利用变化及人文驱动力分析——以茶山小流域为例 [J].
赵筱青 ;
杨树华 ;
易琦 ;
林小柏 ;
谈树成 .
热带地理, 2005, (03) :215-219
[8]   泾河流域土地利用变化驱动力及其政策的影响 [J].
甄霖 ;
谢高地 ;
杨丽 ;
成升魁 ;
郭广猛 .
资源科学, 2005, (04) :33-37
[9]   塔里木河上游土地利用格局变化及其影响因子分析 [J].
贡璐 ;
潘晓玲 ;
师庆东 ;
王志明 ;
高炜 .
资源科学, 2005, (04) :71-75
[10]   近15年来长江源区土地利用变化及其生态环境效应 [J].
潘竟虎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 2005, (03) :310-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