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监察委员会改革方案之辨正:属性、职能与职责定位

被引:142
作者
魏昌东
机构
[1] 上海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
关键词
腐败治理; 国家监察委员会; 属性; 职能; 职责;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2.1 [行政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3 ;
摘要
国家监察制度的改革必须坚持立法体系建设的法治原则导向。对于监察委员会的属性、职能与职责定位等带有基础性、根本性的问题,须根据监察权之固有属性与国家治理的发展需要,进行系统规划、科学设计;调整试点方案关于监察委员会"国家反腐败工作机构"的定位设计,将监察委员会定位为促进公权"廉能、善治"的独立权力机构,确保监察权的充分行使;调整试点方案关于监察委员会职权定位的原则,兼采"对人监察"与"对事监察"原则,扩大监察权的监督范围,增加监察权的履职路径;优化试点方案关于监察委员会的职能定位,再造与优化监督职能,把握公权力与公权者的全方位、高效度"亮化"两个中心,勘定公权边界,推行合规计划,优化权力合规透明措施。
引用
收藏
页码:3 / 15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将监察体制改革全程纳入法治轨道之方略 [J].
童之伟 .
法学, 2016, (12) :3-13
[2]   贿赂犯罪情节与数额配置关系矫正之辨析 [J].
钱小平 .
法学, 2016, (11) :39-49
[3]   论中国特色的反腐败 [J].
徐玉生 .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 (10) :5-11
[4]   反腐专家共话全面治党 [J].
徐玉生 ;
刘俊杰 .
检察风云, 2016, (18) :28-29
[5]   中国反腐败立法的战略转型及其体系化构建 [J].
刘艳红 .
中国法学, 2016, (04) :218-244
[6]   腐败治理模式与中国反腐立法选择 [J].
魏昌东 .
社会科学战线, 2016, (06) :197-205
[7]   英国贿赂犯罪刑法治理:立法发展与制度创新 [J].
魏昌东 .
学习与探索, 2013, (02) :75-79
[8]   论权力监督的“内部人陷阱”及其对策 [J].
戴月波 ;
徐玉生 .
河南社会科学, 2013, 21 (01) :41-43
[9]   中国惩治贪污贿赂犯罪立法运行宏观效果考察 [J].
钱小平 .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 34 (06) :74-81
[10]   财产申报制度建构中的相关问题刍议 [J].
孙国祥 .
江海学刊, 2010, (02) :143-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