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中国西南山区典型灾害性暴雨泥石流运动堆积特征

被引:27
作者
陈宁生 [1 ]
张飞 [2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2] 四川大学环境与建筑学院
关键词
泥石流; 运动; 堆积; 灾害;
D O I
10.13249/j.cnki.sgs.2006.06.010
中图分类号
P642.23 [泥石流];
学科分类号
0837 ;
摘要
2003年发生在中国西南山区的大规模泥石流为典型的灾害性暴雨泥石流,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作者实地考察其中7条造成较大损失的典型泥石流沟,分析得出,这一地区泥石流的流速一般都比较大,流量变化也比较大,流量大小与流域面积相关,总体上流量随流域面积的增大有增加的趋势,但流量与面积并非正相关关系。同时,在这些流域的堆积物的组成中,粗大颗粒极多,最大的颗粒普遍比较大,另外漂石含量很高。粘性泥石流中砾石含量相对于中国西南山区其它粘性泥石流较低,砂砾含量相对较高,大部分泥石流堆积物的有效粒径(d10)。
引用
收藏
页码:701 / 705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丹巴县邛山沟特大灾害性泥石流汇流过程分析 [J].
陈宁生 ;
高延超 ;
李东风 ;
李战鲁 .
自然灾害学报, 2004, (03) :104-108
[2]   四川汶川茶园沟泥石流灾害特征及危险度评价 [J].
刘希林 ;
吕学军 ;
苏鹏程 .
自然灾害学报, 2004, (01) :66-71
[3]   四川凉山州普格县“6·20”泥石流灾害 [J].
刘希林 ;
王全才 ;
张丹 ;
苏鹏程 .
灾害学, 2003, (04) :47-51
[4]   基于GIS技术的泥石流风险评价研究 [J].
唐川 ;
朱大奎 .
地理科学, 2002, (03) :300-304
[5]   GIS支持的澜沧江下游区泥石流爆发危险性评价 [J].
闫满存 ;
王光谦 ;
刘家宏 .
地理科学, 2001, (04) :334-338
[6]   委内瑞拉1999年特大泥石流灾害 [J].
韦方强 ;
谢洪 ;
Jose L.Lopez ;
David Perez .
山地学报, 2000, (06) :580-582+584
[7]   西藏古乡沟泥石流发展趋势 [J].
朱平一 ;
罗德富 ;
寇玉贞 .
山地研究, 1997, (04) :296-299
[8]  
泥石流防治指南[M]. 科学出版社 , 周必凡等编著, 1991
[9]   Empirical relationships for debris flows [J].
Rickenmann, D .
NATURAL HAZARDS, 1999, 19 (01) :47-77
[10]  
U.S.Geological Survey Professional Paper .2 Scott K M. . 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