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省际全要素生产率动态行为的经验研究

被引:5
作者
白仲林 [1 ]
尹长斌 [2 ]
机构
[1] 天津财经大学统计学院
[2] 中国招商银行天津市分行
关键词
中国; 全要素生产率; 面板数据SUR模型; 面板协整; 马尔可夫链;
D O I
10.16783/j.cnki.nwnus.2008.04.023
中图分类号
F127 [地方经济];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0202 ; 020202 ; 0701 ; 070104 ;
摘要
基于面板数据的SUR模型,估计了28个省1978-2005年的全要素生产率。发现除吉林和黑龙江两省外,全国26个省市自治区的全要素生产率变化存在着有区别的确定性趋势因素。另外,利用马尔可夫链分析了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的动态行为,研究发现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的长期演化中总体上存在回归趋同的态势。
引用
收藏
页码:118 / 123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中国资本投入和全要素生产率的估算 [J].
孙琳琳 ;
任若恩 .
世界经济, 2005, (12) :3-13
[2]   全要素生产率变动的分解——基于Malmquist生产力指数的实证分析 [J].
赵伟 ;
马瑞永 ;
何元庆 .
统计研究, 2005, (07) :37-42
[3]   中国省份经济的全要素生产率分析 [J].
郭庆旺 ;
赵志耘 ;
贾俊雪 .
世界经济, 2005, (05) :46-53+80
[4]   中国全要素生产力的差异比较与启示——以上海、湖北、四川为例 [J].
文红星 .
经济问题, 2005, (02) :31-33
[5]   中国省际物质资本存量估算:1952—2000 [J].
张军 ;
吴桂英 ;
张吉鹏 .
经济研究, 2004, (10) :35-44
[6]   关于中国经济增长与全要素生产率的理论思考 [J].
易纲 ;
樊纲 ;
李岩 .
经济研究, 2003, (08) :13-20+90
[7]   中国经济全要素生产率变动:1952-1998 [J].
张军 ;
施少华 .
世界经济文汇, 2003, (02) :17-24
[8]   全国及各省区市全要素生产率的计算和分析 [J].
叶裕民 .
经济学家, 2002, (03) :115-121
[9]   全要素生产率的测度及经济增长方式的“阶段性”规律——由东亚经济增长方式的争论谈起 [J].
郑玉歆 .
经济研究, 1999, (05) :57-62
[10]   核算全要素生产率 [J].
支道隆 .
统计研究, 1997, (03) :45-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