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洛模型在分析中国经济问题时的困境和改进思路

被引:6
作者
周天勇 [1 ,2 ]
机构
[1]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国际战略研究院
[2] 东北财经大学中国战略与政策研究中心
关键词
索洛模型; 中国经济问题; 假设条件; 市场经济标准; 经济体制;
D O I
10.19654/j.cnki.cjwtyj.2019.08.002
中图分类号
F124 [经济建设和发展];
学科分类号
0201 ; 020105 ;
摘要
本文评述了国内代表性的研究全要素生产率问题的文献,探讨了基于索洛模型扩展的各种方法在分析中国经济运行和增长的逻辑困境。笔者强调,需要深刻认识索洛模型严格的市场经济条件,实际就是经济体制;不符合这些条件,实际也就是体制扭曲和经济偏差。忽略体制差异而简单地将中国国民经济的有关数据输入索洛模型计算,既有可能不能真实地描述中国的经济运行和增长,又有可能不能精准地把握有关的体制问题。因此,笔者建议,可以用"应该有,但没有;应该有多少,但没有那么多"的思路,以假设条件和实际偏差还原和反实事的逻辑,基于索洛模型建立一套倒算的数理分析框架进行研究,可能会发现影响中国全要素生产率、投入产出和经济增长体制扭曲的根本原因,进而制定以推进各项改革来实现未来国民经济中高速增长和高质量发展的可量化和可操作的方案。
引用
收藏
页码:13 / 23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中国经济由高速增长平台向高质量的中速增长平台转换 [J].
刘世锦 .
财政科学, 2018, (03) :57-60
[2]   如何保持经济中高速增长 [J].
白重恩 ;
张琼 .
中国经济报告, 2017, (03) :23-25
[3]  
中国经济增长潜力研究[J]. 白重恩,张琼.新金融评论. 2016(05)
[4]   中国生产率估计及其波动分解 [J].
白重恩 ;
张琼 .
世界经济, 2015, 38 (12) :3-28
[5]   收入流程扭曲与经济增速下行 [J].
周天勇 .
经济研究参考, 2015, (50) :3-19+64
[6]   全要素生产率与转型再平衡——访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刘世锦 [J].
魏革军 .
中国金融, 2015, (11) :22-25
[7]   我国未来生产率提升潜力与经济增长前景 [J].
刘世锦 ;
刘培林 ;
何建武 .
管理世界, 2015, (03) :1-5
[8]   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投资比较研究——基于效率、就业效应和全要素生产率的经验数据 [J].
莫小鹏 .
经济研究参考, 2015, (13) :44-51+57
[9]   “东亚土改经验”何以成立——促使“东亚土改”成功的共性因素分析 [J].
杨殿闯 ;
温铁军 .
农业考古, 2015, (01) :1-8
[10]   国有企业效率研究:进展、论争与评述 [J].
洪功翔 .
政治经济学评论, 2014, 5 (03) :180-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