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公共产品与中国—大湄公河次区域国家关系

被引:6
作者
卢光盛 [1 ,2 ]
机构
[1] 云南大学东南亚研究所
[2] 云南大学国际关系研究院
基金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
关键词
国际公共产品; 周边外交; 大湄公河次区域; 战略依托;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061.6 [国土经济学];
学科分类号
120405 ;
摘要
国际公共产品的供给和需求是探究中国—大湄公河次区域(GMS)国家关系的一个新维度,也是提升GMS区域合作层次、巩固和发展中国与GMS国家睦邻互利关系的一个重要举措。国际公共产品能促进中国与GMS国家的关系,利用好国际公共产品的内在动力可以推动中国与GMS国家睦邻互利合作,构建中国周边战略依托。
引用
收藏
页码:5 / 9+126 +126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从国际公共产品到区域性公共产品——区域合作理论的新增长点 [J].
樊勇明 .
世界经济与政治, 2010, (01) :143-152+158
[2]   区域性国际公共产品——解析区域合作的另一个理论视点 [J].
樊勇明 .
世界经济与政治, 2008, (01) :7-13+4
[3]   INTERNATIONAL PUBLIC-GOODS WITHOUT INTERNATIONAL GOVERNMENT [J].
KINDLEBERGER, CP .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1986, 76 (01) :1-13
[4]  
Increasing the Incentives for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J].Mancur Olson.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1971, 4
[5]  
公共物品的需求与供给.[M].(美) 布坎南 (Buchanan;J.M.) ; 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
[6]  
中国外交战略和政策.[M].楚树龙; 金威; 主编.时事出版社.2008,
[7]  
全球化之道.[M].(美) 考尔等; 编.人民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