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户参与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方式、前提条件与实现路径

被引:6
作者
汪旭 [1 ,2 ]
刘桂芝 [1 ]
机构
[1] 东北师范大学
[2] 泰山学院
关键词
农户; 农村公共产品; 供给方式; 前提条件; 路径;
D O I
10.16479/j.cnki.cn43-1160/d.2014.05.020
中图分类号
F320 [方针政策及其阐述];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1203 ; 0202 ;
摘要
由于不同农村公共产品特性有异、不同农户对农村公共产品需求度强弱不均以及农户间经济实力存在差别等原因,农户参与农村公共产品供给需要采取不同的方式。农户有效地参与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必须以农户具有公共精神和较强的经济实力、建立起高度组织化的农村合作组织和具有较强组织供给能力的村民自治组织等为前提条件。从农户参与供给的路径上看,需要通过培育农户的公共精神,增加农户收入,完善农村合作组织,增强村"两委"的管理能力,为农户参与供给提供思想动力、财力保障、有效载体和领导支持来实现。
引用
收藏
页码:61 / 66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乡村公共精神:内涵、资源基础与培育 [J].
吴春梅 ;
石绍成 .
前沿, 2010, (07) :131-135
[2]   加快第三产业吸纳劳动力的步伐 [J].
袁晓斌 .
经营与管理, 2008, (08) :28-29
[3]   农村民间组织发展与公共产品供给 [J].
常敏 .
农村经济, 2007, (06) :13-16
[4]   地方公共物品的私人供给分析 [J].
郭少新 .
生产力研究, 2004, (09) :71-72+90
[5]  
农村公共服务中的自我供给研究.[D].肖颖.福建农林大学.2008, 11
[6]  
中国农业基础设施供给效率研究.[M].何平均.经济科学出版社.2012,
[7]  
乡村治理与农村公共产品供给.[M].于水; 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8]  
使民主运转起来.[M].(英)罗伯特·D.帕特南(RobertD.Putnam)著;王列;赖海榕译;.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