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边道德风险条件下科技人员的激励薪酬契约

被引:2
作者
李廉水 [1 ]
岳贤平 [1 ,2 ]
崔维军 [1 ,2 ]
机构
[1]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2] 东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基金
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
关键词
科技人员; 双边道德风险; 线性激励薪酬契约;
D O I
10.16538/j.cnki.jfe.2008.09.013
中图分类号
G311 [组织和管理];
学科分类号
1201 ; 1204 ;
摘要
文章利用现代契约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对双边道德风险条件下科技人员的线性激励薪酬契约设计的内在规律进行了分析。分析表明,在理论和实践两方面,线性激励薪酬契约都有广泛存在的合理性。同时,文章根据研究结论并结合中国实际,给出了相应的规范性建议。
引用
收藏
页码:17 / 27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科技人员行为偏好的解释框架 [J].
黄敬前 .
科学学研究, 2006, (S1) :229-234
[2]   科技人才激励机制的宏观构建与微观实施 [J].
陈丹红 .
企业经济, 2006, (10) :34-36
[3]   基于心理契约视角的组织员工管理 [J].
张斌 .
当代经理人, 2006, (09) :68-69
[4]   组织内人工设计的激励契约不完备性与履约障碍 [J].
张淑敏 ;
王询 .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 (03) :28-33
[5]   中小型高科技企业委托代理合约与报酬契约 [J].
朱忠福 ;
吴玉宇 .
求索 , 2006, (09) :89-90+145
[6]   知识型员工的柔性激励模式研究 [J].
刘向红 ;
葛中锋 .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2006, (03) :81-83
[7]   高校科技人力资源管理的激励机制分析附视频 [J].
李琨 ;
赵宗辽 ;
张高科 .
技术与创新管理, 2005, (01) :42-44
[8]   浅谈科研事业单位薪酬设计的新思路 [J].
李和风 .
中国科学院院刊, 2003, (04) :289-292
[9]   委托代理问题中的两种数学方法 [J].
赵文华 ;
席酉民 .
管理工程学报, 1999, (02) :63-65+68+5
[10]  
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M]. 上海三联书店 , 张维迎著, 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