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城市圈土地利用空间关联的碳排放效率及其收敛性分析

被引:14
作者
崔玮 [1 ,2 ]
苗建军 [3 ]
邹伟 [2 ]
机构
[1] 江苏大学财经学院
[2] 南京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3]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关键词
碳排放效率; 收敛性分析; Malmquist指数; Bootstrap技术; 武汉城市圈;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01.2 [土地管理、规划及利用]; X32 [环境规划与环境管理];
学科分类号
083306 ; 0903 ; 071012 ; 0713 ; 083002 ;
摘要
通过测算武汉城市圈土地利用空间关联的碳排放效率及其收敛性,为该城市群提供碳减排方案。通过运用结合Bootstrap技术的Malmquist指数方法测算了武汉城市圈土地利用空间关联的碳排放效率及其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并对该效率做σ-收敛和β-收敛分析。研究发现该城市圈土地利用空间关联的碳排放效率在2010年前呈上升趋势,之后出现下降;究其原因,虽然技术进步是持续的,但是不足以弥补技术效率的不断降低;将武汉城市圈按照土地类型分为三类城市,收敛性分析发现它们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收敛,而且收敛于较高的碳排放水平。根据以上的分析结果,结合该城市圈的产业布局,提出了相应的减碳方案。
引用
收藏
页码:1824 / 1831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武汉城市圈农地城市流转效率测度——基于碳排放的视角 [J].
董捷 ;
张雪 ;
张安录 .
江汉论坛, 2015, (08) :23-29
[2]   武汉城市圈土地利用碳排放效率评价研究 [J].
余光英 ;
员开奇 .
资源开发与市场, 2014, 30 (07) :801-805+816
[3]   我国资本存量的重估及比较分析:1952-2012 [J].
雷辉 ;
张娟 .
经济问题探索, 2014, (07) :16-21
[4]   武汉城市圈土地利用碳排放效应分析及因素分解研究 [J].
张俊峰 ;
张安录 ;
董捷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4, 23 (05) :595-602
[5]   武汉城市圈碳排放的时空格局及影响因素分解研究——基于2001~2009年市级面板数据的实证 [J].
杨欣 ;
蔡银莺 ;
张安录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3, 22 (11) :1389-1396
[6]   碳排放视角下城市非农用地利用绩效的空间差异分析 [J].
崔玮 ;
苗建军 ;
雷娜 .
中国土地科学, 2013, 27 (08) :33-38
[7]   基于碳排放约束的城市非农用地生态效率及影响因素分析 [J].
崔玮 ;
苗建军 ;
杨晶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3, 23 (07) :63-69
[8]   中国区域土地利用类型转变的碳排放强度研究 [J].
张梅 ;
赖力 ;
黄贤金 ;
揣小伟 ;
谈俊忠 .
资源科学, 2013, 35 (04) :792-799
[9]   基于碳排放约束的土地利用结构优化模型研究及其应用 [J].
余德贵 ;
吴群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1, 20 (08) :911-917
[10]  
区域经济低碳转型与土地利用结构优化研究[D]. 杨宏玉.西南大学. 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