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研究中“数学滥用”现象及反思

被引:32
作者
陆蓉 [1 ]
邓鸣茂 [1 ,2 ]
机构
[1] 上海财经大学金融学院
[2]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金融管理学院
关键词
经济学数学; 数学滥用; 因果关系;
D O I
10.19744/j.cnki.11-1235/f.2017.11.002
中图分类号
F0 [经济学]; O29 [应用数学];
学科分类号
0201 ; 070104 ;
摘要
《美国经济评论》2015年发表罗默的一篇批判性文章《经济增长理论中的数学滥用》,在国际上掀起了对经济学研究中"数学滥用"现象的广泛争议。本文首先回顾这场争议,然后从经济学研究中引入数学的历史和积极作用、"数学滥用"的表现、"数学滥用"的负面影响等方面剖析这一现象,阐述对该问题所引发的对经济学研究、教学和未来发展的反思。研究发现,"数学滥用"在我国的经济学研究中也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值得反思的是,"数学滥用"会阻碍经济学思想的创新,学术期刊的同行评议强化了"数学滥用"问题,"数学滥用"还会通过教学活动产生代际影响。中国经济学界曾开展三轮广泛讨论,主动纠正"数学滥用"。为达到中国经济学科的"双一流"建设目标,经济学研究和教学应注重经济直觉培养,明确有创新的中国经济问题,坚持因果关系辨识,坚持使用数学的简单、适用、严谨。
引用
收藏
页码:10 / 21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39 条
[1]   “海归”教师与中国经济学科的“双一流”建设 [J].
余广源 ;
范子英 .
财经研究, 2017, 43 (06) :52-65
[2]   “双一流”建设与经济学发展的中国贡献 [J].
田国强 .
财经研究, 2016, 42 (10) :35-49
[3]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学术背景统计及趋势研究 [J].
李永刚 ;
孙黎黎 .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2016, (04) :95-101
[4]   我国经济学研究的方法与取向——来自2012至2014年度1126篇论文的分析报告 [J].
王庆芳 ;
杜德瑞 .
南开经济研究, 2015, (03) :140-153
[5]   社会科学和法学应该模仿自然科学吗? [J].
黄宗智 ;
高原 .
开放时代, 2015, (02) :158-179+7
[6]   现代经济学的十个理解误区 [J].
洪永淼 .
经济资料译丛, 2014, (03) :97-104
[8]   当代经济学研究方法过度数学化的反思与纠偏 [J].
石华军 ;
楚尔鸣 .
青海社会科学, 2013, (05) :34-39
[9]   计量经济学应用研究的可信性革命 [J].
王美今 ;
林建浩 .
经济研究, 2012, 47 (02) :120-132
[10]   金融危机后西方学术界对宏观经济学的反思 [J].
冯俊新 ;
王鹤菲 ;
何平 ;
李稻葵 .
经济学动态, 2011, (11) :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