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二元经济结构变动与全要素生产率周期性——基于原核算与对偶核算TFP差异的分析

被引:18
作者
蔡晓陈
机构
[1] 西南财经大学经济学院
关键词
生产率周期性; 原核算TFP; 对偶核算TFP; 二元经济结构波动;
D O I
10.19744/j.cnki.11-1235/f.2012.06.002
中图分类号
F121 [社会经济结构与体制];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0201 ; 020105 ; 0701 ; 070104 ;
摘要
生产率顺周期性的传统解释为技术进步、要素利用率(需求冲击)以及市场力量等因素的周期波动。二元经济结构波动是发展中国家TFP周期波动的另一可能原因。本文扩展了Roeger(1995)的分析思路,利用原核算与对偶核算TFP之间的差异检验了不同因素对中国1979~2009年TFP周期性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二元经济结构变化是影响中国经济周期波动的一个显著因素,在1995年之前这一因素的作用更为突出。
引用
收藏
页码:8 / 16+59 +59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22 条
[1]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乡镇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时空差异 [J].
孙建红 ;
徐建军 .
经济地理, 2011, 31 (04) :555-560
[2]   工资、出口贸易与全要素生产率:1979-2009 [J].
张庆昌 .
财经研究, 2011, 37 (04) :26-36
[3]   对偶法核算全要素生产率 [J].
项歌德 ;
朱平芳 .
统计研究, 2010, 27 (11) :47-53
[4]   投资冲击、全要素生产率冲击与中国经济波动——基于RBC模型估计结果的分析 [J].
李春吉 .
经济问题, 2010, (09) :4-9+14
[5]   中国总量经济增长的对偶核算:1996~2007 [J].
蔡晓陈 .
统计与决策, 2010, (13) :15-17
[6]   中国资本投入:1978~2007——基于年龄—效率剖面的测量 [J].
蔡晓陈 .
管理世界, 2009, (11) :11-20
[7]   基于对偶法的中国全要素生产率核算 [J].
徐现祥 ;
舒元 .
统计研究, 2009, 26 (07) :78-86
[8]   中国经济周期特征与技术变迁——中性、偏向性抑或投资专有技术变迁 [J].
陈师 ;
赵磊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09, 26 (04) :19-32
[9]   中国全要素生产率分析:Malmquist指数法评述与应用 [J].
章祥荪 ;
贵斌威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08, (06) :111-122
[10]   国际贸易与中国的实际经济周期——基于封闭与开放经济的RBC模型比较分析 [J].
李浩 ;
胡永刚 ;
马知遥 .
经济研究, 2007, (05) :17-26+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