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南部高原藏区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研究

被引:20
作者
蒋贵彦
卓玛措
机构
[1] 青海民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关键词
生态旅游; 承载力; 高原藏区;
D O I
10.13448/j.cnki.jalre.2014.04.025
中图分类号
F592.7 [地方旅游事业]; F205 [资源、环境和生态管理];
学科分类号
020202 ; 120405 ; 020106 ;
摘要
选取青海南部高原藏区这一高海拔、旅游发展初级阶段的典型民族地区为研究对象,构建高寒区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通过标准化处理、聚类分析、熵值法等方法,对该地区16个县域27项评价因子进行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研究,结果显示:达日、杂多、甘德3县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最小;河南、曲麻莱和治多3县较低;久治、兴海、泽库和称多4县中等;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较高的有玛多、班玛和同德3县;而玉树、玛沁、囊谦3县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最大,自然生态环境承载力影响了该地区的整体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是旅游可持续承载的基础条件和约束条件。
引用
收藏
页码:202 / 208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基于生态足迹模型的喀纳斯景区旅游可持续发展测度 [J].
李偲 ;
海米提依米提 .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11, 25 (04) :39-44
[2]   山东省蒙山国家森林公园旅游生态承载力研究 [J].
王志东 ;
徐东瑞 .
林业经济问题, 2008, (02) :162-165+170
[3]   基于时间维度的旅游环境承载力动态研究 [J].
杨秀平 .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 2007, (09) :93-97
[4]   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的一种新测量 [J].
曲小溪 ;
肖贵蓉 ;
王乐 .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6, (09) :63-66+19
[5]   生态旅游承载力评价与功能分区研究——以金华市为例 [J].
董巍 ;
刘昕 ;
孙铭 ;
余媛媛 ;
王祥荣 .
复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 (06) :1024-1029
[6]   生态旅游区的环境承载量分析与调控 [J].
杨琪 .
林业调查规划, 2003, (02) :73-77
[7]   旅游环境承载力在待开发景区规划中的应用初探——以贵州东风湖为例 [J].
王剑 ;
熊康宁 ;
殷红梅 ;
彭建 .
中国岩溶, 2002, (04) :72-77
[8]   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初步研究 [J].
文传浩 ;
杨桂华 ;
王焕校 .
农业环境保护, 2002, (04) :365-368
[9]   生态旅游区环境变化与可持续旅游发展——以张家界为例 [J].
全华 ;
杨竹莘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2, (03) :97-100
[10]   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研究——以净月潭国家森林公园为例 [J].
孙道玮 ;
俞穆清 ;
陈田 ;
田卫 ;
王宏 .
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2, (01) :66-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