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调督任针法对初发型脑卒中后抑郁的影响

被引:11
作者
郑美凤 [1 ]
张永树 [2 ]
阮传亮 [2 ]
王芗斌 [1 ]
何芙蓉 [1 ]
机构
[1] 福建中医学院针推系
[2] 泉州市中医院
关键词
脑血管意外后遗症; 抑郁症; 通调督任针法;
D O I
10.13261/j.cnki.jfutcm.002274
中图分类号
R246 [针灸疗法临床应用];
学科分类号
100512 ;
摘要
目的观察通调督任针法对初发型脑卒中后抑郁(PSD)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方法,治疗组针刺后溪(双)、列缺(双)、百会、印堂穴;对照组予口服百忧解。结果2组治疗前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对焦虑/躯体化、睡眠障碍和绝望感因子的调节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调督任针法对初发型PSD有肯定疗效,对调节焦虑/躯体化、睡眠障碍和绝望感因子有明显的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16 / 18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针刺后溪穴的脑功能性磁共振成像研究 [J].
迟旭 ;
孙申田 ;
包大鹏 .
针灸临床杂志, 2006, (11) :37-38
[2]   脑卒中后抑郁相关因素的研究 [J].
张皓 ;
杨明明 .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1999, (04) :153-155+157
[3]   电针对慢性应激抑郁模型大鼠脑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影响 [J].
金光亮 ;
周东丰 ;
苏晶 .
中华精神科杂志, 1999, (04) :27-29
[4]   针刺列缺穴对脑血管影响的研究 [J].
刘鑫 ;
刘俊 ;
匡顺华 ;
张曙意 ;
周志学 ;
张益康 ;
周继鹏 .
中国针灸, 1998, (10) :23-24+4
[5]  
康复功能评定学[M]. 人民卫生出版社 , 王玉龙, 2008
[6]  
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M]. 人民卫生出版社 , 饶明俐主编, 2007
[7]  
CCMD-3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M]. 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 , 中华医学会精神科分会编, 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