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后溪穴的脑功能性磁共振成像研究

被引:21
作者
迟旭 [1 ]
孙申田 [2 ]
包大鹏 [3 ]
机构
[1] 北京大学深圳医院
[2]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黑龙江哈尔滨
[3] 北京中医药大学
关键词
针刺; 脑; 磁共振成像;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246.6 [神经精神病科];
学科分类号
100512 ;
摘要
目的:研究针刺后溪穴脑功能变化的规律和脑激活区的定位信息。为针灸治疗的中枢机制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利用fMRI-BOLD技术,获取6位健康志愿者的后溪穴在行针状态下的脑功能变化图像。利用AFNI软件分析针刺后溪穴时脑功能变化的规律。结果:针刺左侧后溪穴主要引起扣带回、岛叶和颞叶、小脑、枕叶等的激活。结论:针刺的镇痛效果可能是通过多个脑功能区的相互作用而产生的。
引用
收藏
页码:37 / 38
页数:2
相关论文
共 2 条
[1]   小脑与痛觉有关吗? [J].
吴杰 ;
陈培熹 .
生理科学进展, 1991, (03) :283-285
[2]  
针灸镇痛机制与临床.[M].张吉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