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教育质量到质量教育的议论——香港特区的经验与教训

被引:39
作者
曾荣光
机构
[1] 香港中文大学教育学院
关键词
教育质量; 教育质素; 优质教育;
D O I
10.19355/j.cnki.1671-9468.2006.01.011
中图分类号
G521 [教育改革与发展];
学科分类号
04 ; 0401 ;
摘要
教育质量渐渐成为内地教育政策议论中的一个重要议题。在香港特区, 有关教育质素与优质教育的议论已推行了近十年。本文旨在探讨香港特区教育质素政策的发展,并分析有关政策措施带来的一种“核数文化”的后果;继而剖析香港特区推行的优质教育所蕴含着对教育的特定的知识论与本体论的设定;最后应用哈贝马斯对知识旨趣的三种界定,来说明优质教育的三种不同的构思,并揭示现行香港特区所推行的优质教育措施的偏闭与局限。
引用
收藏
页码:129 / 144
页数:16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教育质量特性的表现形式和内容——教育质量内涵新解 [J].
程凤春 .
教育研究, 2005, (02) :45-49+67
[2]   教育质量的内涵和衡量标准探微 [J].
靳涌韬 ;
衣庆泳 .
大连大学学报, 2003, (05) :98-100
[3]   对“教育质量”内涵的新认识 [J].
张济生 .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 (05) :102-104
[4]   教育质量的内涵及衡量标准新探 [J].
王敏 .
东北师大学报, 2000, (02) :20-23
[5]  
The Structural Transformation of the Public Sphere:An Inquiry into a Category of Bourgeois Society .2 Habermas,Jurgen. Cambridge,MA:MIT Press . 1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