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铁对沿线城市群科技创新的影响

被引:22
作者
黄苏萍 [1 ]
李燕 [2 ]
机构
[1] 上海大学社会学院
[2] 立命馆亚洲太平洋大学
关键词
高铁; 城市群; 科技创新潜力; 系统GMM双重差分法;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124.3 [技术发展与革新]; F532 [中国铁路运输经济];
学科分类号
0201 ; 020105 ; 020205 ; 082303 ; 1201 ; 0202 ;
摘要
高铁对强化城市群科技创新系统并提升其向外辐射能级具有重要作用,但现有的研究较少。本文选取长三角城市群内开通高铁的20个城市为研究样本,使用可达性度量潜力模型法分析高铁对沿线城市科技创新潜力演变的影响,发现高铁开通前长三角城市群内各城市科技创新潜力值差异不大,高铁开通后则差异凸显,部分城市科技创新潜力因高铁影响出现重新排序。基于2005-2015年面板数据并采用系统GMM双重差分法检验高铁对沿线城市群科技创新的影响效应,表明高铁对沿线城市群科技创新有促进效应,但该促进效应需要与地方财政科技投入、人力资本、地方化经济、交通便利度等共同发挥作用,据此为城市创新发展提出政策建议。
引用
收藏
页码:38 / 46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1]   城市创新空间潜力分析框架及应用——以杭州为例 [J].
李佳洺 ;
张文忠 ;
马仁峰 ;
马笑天 ;
余建辉 .
经济地理, 2016, 36 (12) :224-232
[2]   交通基础设施的产业创新效应研究——基于中国省域空间面板模型的分析 [J].
梁双陆 ;
梁巧玲 .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2016, 38 (07) :60-72
[3]   高铁重塑我国区域发展版图 [J].
钱志鸿 ;
陈亮 ;
郝秋江 .
经济体制改革, 2016, (03) :56-62
[4]   网络基础设施对区域创新能力影响的实证检验 [J].
马明 .
统计与决策, 2015, (03) :98-101
[5]   高速铁路对中国城市空间相互作用强度的影响 [J].
王姣娥 ;
焦敬娟 ;
金凤君 .
地理学报, 2014, 69 (12) :1833-1846
[6]   高速铁路带动了区域经济发展吗? [J].
王垚 ;
年猛 .
上海经济研究, 2014, (02) :82-91
[7]   高速铁路对中国省际可达性的影响 [J].
冯长春 ;
丰学兵 ;
刘思君 .
地理科学进展, 2013, 32 (08) :1187-1194
[8]   地理集聚与空间依赖——中国区域创新的时空演进模式 [J].
王春杨 ;
张超 .
科学学研究, 2013, 31 (05) :780-789
[9]   高速铁路对城市空间演变的影响:基于中国特征的分析思路 [J].
王缉宪 ;
林辰辉 .
国际城市规划, 2011, 26 (01) :16-23
[10]   创新系统的区域可达性研究 [J].
袁立科 ;
张宗益 .
科研管理, 2007, (01) :1-6+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