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投向、利益攫取与挤占效应

被引:64
作者
郝颖
刘星
机构
[1] 重庆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
关键词
资本投向; 控制权结构; 控制权私利; 挤占;
D O I
10.19744/j.cnki.11-1235/f.2009.05.015
中图分类号
F275 [企业财务管理]; F272 [企业计划与经营决策];
学科分类号
1202 ; 120202 ; 1201 ;
摘要
作为治理结构影响企业决策的重要方面,控制利益驱使下的资本投资行为,随着公司治理机制中不同利益主体代理冲突的演化而被不断赋予新的研究内涵。基于不同资本投向导致控制权利益攫取差异的理论阐释,在我国上市公司的所有权控制背景下,本文实证考察了不同资本投向对控制权利益攫取的影响,以及控制权利益驱使下的资本投资结构异化效应。结果表明:(1)固定资产投资、无形资产投资和股权投资对控制权收益具有显著聚积作用,并且无形资产投资所形成的垄断性使用权导致了其利益攫取程度最高,R&D投资则抑制了控制权利益的攫取;(2)资本投向对控制权收益的影响因所有权控制特征的不同存在差异:地方企业集团所属上市公司通过各类资本投资攫取控制权收益的程度最高,央企上市公司的利益攫取现象不显著;民营上市公司由于获取特许和垄断性使用权的难度较大,其无形资产投资对控制权收益的影响不显著;(3)上市公司对资本投向的结构安排存在控制权利益最大化的选择倾向,对控制权利益具有聚积作用的资本投向不仅挤占了R&D投资,而且导致了资本投资结构的异化。上述研究发现,对理解中国上市公司不同资本投向的利益攫取机制具有重要意义,也为进一步完善垄断性资源的市场化交易机制,加快市场化进程引导政策性资源的控制权私利外部化,改善资本投向结构提升投资效率等方面提供了理论和经验依据。
引用
收藏
页码:128 / 144
页数:17
相关论文
共 38 条
[1]   股权性质、制度环境与上市公司R&D强度 [J].
李丹蒙 ;
夏立军 .
财经研究, 2008, (04) :93-104
[2]   政府控制、经理薪酬与资本投资 [J].
辛清泉 ;
林斌 ;
王彦超 .
经济研究, 2007, (08) :110-122
[3]   中国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分析 [J].
国家统计局课题组 ;
林贤郁 ;
李纲 ;
汲凤翔 ;
梁琦 ;
史会学 ;
王明亮 .
统计研究, 2007, (05) :48-54
[4]   市场结构、产权结构与R&D——中国制造业的实证分析 [J].
吴延兵 .
统计研究, 2007, (05) :67-75
[5]   利益获取:股利共享还是资金独占? [J].
邓建平 ;
曾勇 ;
何佳 .
经济研究, 2007, (04) :112-123
[6]   控制权收益悖论与超控制权收益——对大股东侵害小股东利益的一个新的理论解释 [J].
刘少波 .
经济研究, 2007, (02) :85-96
[7]   控股股东对上市公司现金股利政策影响的实证研究 [J].
王化成 ;
李春玲 ;
卢闯 .
管理世界, 2007, (01) :122-127+136+172
[8]   我国上市公司的高管任期与R&D支出 [J].
刘运国 ;
刘雯 .
管理世界, 2007, (01) :128-136
[9]   我国上市公司无形资产价值相关性研究——基于无形资产明细分类信息的再检验 [J].
邵红霞 ;
方军雄 .
会计研究, 2006, (12) :25-32
[10]   R&D与生产率——基于中国制造业的实证研究 [J].
吴延兵 .
经济研究, 2006, (11) :6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