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扶贫与乡贤治理的互塑机制——以湖南L村为例

被引:50
作者
耿羽 [1 ]
郗永勤 [2 ]
机构
[1] 福建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
[2] 福州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关键词
精准扶贫; 乡贤治理; 赢利型精英; 保护型精英; 中坚农民;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422.6 [农民工作]; F327 [地方农业经济];
学科分类号
0302 ; 020202 ;
摘要
本文以湖南L村为例,描述并分析赢利型精英和保护型精英在扶贫治理中的不同作用。研究表明扶贫开发与乡贤治理具有相互塑造的效应,扶贫项目激活村庄获利空间从而为培育保护型精英提供经济和文化土壤,这些经济生产、社会关系和文化价值嵌入村庄社区的"中坚农民",具有能力出众、熟悉本土情况、热心村庄公益事业等属性,他们有能力且有意愿于政府-村民、市场-村民之间搭建桥梁,在项目设立、项目落地、生产经营、帮扶带动方面有效推动精准扶贫。
引用
收藏
页码:77 / 82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  
公私定律:村庄视域中的国家政权建设.[D].赵晓峰.华中科技大学.2011, 10
[3]   中国农村的“半工半耕”结构 [J].
杨华 .
农业经济问题, 2015, 36 (09) :19-32
[4]   精准扶贫:技术靶向、理论解析和现实挑战 [J].
左停 ;
杨雨鑫 ;
钟玲 .
贵州社会科学, 2015, (08) :156-162
[5]   论中坚农民 [J].
贺雪峰 .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 15 (04) :1-6+131
[6]   论我国的扶贫治理:基于扶贫资源瞄准和传递的分析 [J].
李小云 ;
唐丽霞 ;
许汉泽 .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 2015, (04) :90-98+250
[7]   论中国的精准扶贫 [J].
汪三贵 ;
郭子豪 .
贵州社会科学, 2015, (05) :147-150
[8]   项目制与粮食生产的外部性治理 [J].
龚为纲 .
开放时代, 2015, (02) :103-122+5
[9]   精英俘获与财政扶贫项目目标偏离的研究 [J].
邢成举 ;
李小云 .
中国行政管理, 2013, (09) :109-113
[10]   灰黑势力与乡村治理内卷化 [J].
耿羽 .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 28 (02) :7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