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区域发展的政治经济学

被引:40
作者
徐现祥 [1 ]
王贤彬 [2 ]
高元骅 [1 ]
机构
[1] 中山大学岭南学院
[2]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国际经贸学院
关键词
区域发展; 区域差距; 地方官员; 增长的政治经济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127 [地方经济];
学科分类号
0202 ; 020202 ;
摘要
中国区域发展的事实可以概括为:区域内发展迅速、区域间矛盾突出。这种发展模式存在内在逻辑一致的政治经济学解释。具体而言,改革开放后,中央政府开始把发展经济当作首要目标,通过财政和人事干部体制改革从财政激励和政治激励等方面把地方官员的职业发展、辖区财政收入与其辖区发展捆绑在一起。地方官员对激励作出反应,逐渐成为维护市场型(market preserving)或强化市场型(market augmenting)的地方官员,既致力于市场经济取向的经济体制改革、致力于辖区发展,也主动或被动参与辖区间的标尺竞争,致力于取得比其他辖区更好的经济发展绩效,以期在竞争中胜出。地方官员这种既致力于发展辖区经济又致力于拉开辖区间差距的行为,在宏观上表现为区域内发展迅速、区域间矛盾突出。
引用
收藏
页码:26 / 58
页数:33
相关论文
共 114 条
[1]   辖区经济增长绩效与省长省委书记晋升 [J].
王贤彬 ;
张莉 ;
徐现祥 .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2011, (01) :110-122
[2]   经济增长能够带来晋升吗?——对晋升锦标竞赛理论的逻辑挑战与省级实证重估 [J].
陶然 ;
苏福兵 ;
陆曦 ;
朱昱铭 .
管理世界, 2010, (12) :13-26
[3]   政治资本与中国的地区收入差异 [J].
李明 ;
李慧中 .
世界经济文汇, 2010, (05) :38-57
[4]   官员交流与经济增长 [J].
尹振东 .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2010, (04) :23-29
[5]   任命制下的官员经济增长行为 [J].
徐现祥 ;
王贤彬 .
经济学(季刊), 2010, 9 (04) :1447-1466
[6]   分税制改革、地方财政自主权与公共品供给 [J].
陈硕 .
经济学(季刊), 2010, 9 (04) :1427-1446
[7]   中国城市体系的“中心-外围模式” [J].
许政 ;
陈钊 ;
陆铭 .
世界经济, 2010, 33 (07) :144-160
[8]   资源禀赋、官员交流与经济增长 [J].
杨海生 ;
罗党论 ;
陈少凌 .
管理世界, 2010, (05) :17-26
[9]   地方官员的企业背景与经济增长——来自中国省委书记、省长的证据 [J].
张尔升 .
中国工业经济, 2010, (03) :129-138
[10]   晋升激励与经济增长:来自中国省级官员的证据 [J].
徐现祥 ;
王贤彬 .
世界经济, 2010, 33 (02) :1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