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生产率地区差异的影响因素研究——基于空间计量的分析

被引:45
作者
石慧 [1 ]
吴方卫 [2 ]
机构
[1] 上海财经大学博士后流动站
[2] 上海财经大学财经研究所
基金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
关键词
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水平; 双边Malmquist指数; 空间相关性;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27 [地方农业经济];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020202 ; 0701 ; 070104 ;
摘要
文章使用非参数的双边相对Malmqutist生产率指数(Bilateral Relative MalmquistProductivity Index-BRMPI)的方法测算了中国28个省级地区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水平,在控制地区空间因素的基础上研究生产率地区差异趋势及其影响因素。空间统计分析的结果显示,样本期间内各省的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水平存在局部空间相关性。在利用空间计量方法估计的收敛方程中,我们发现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能够显著促进生产率水平的提高,人力资本的作用在不同的样本时期有差别,这可能与劳动力的跨区域流动有关,对外开放、市场化程度和农业科研投入的作用不明显。
引用
收藏
页码:59 / 73
页数:15
相关论文
共 20 条
[1]   中国人均GDP的空间相关与地区收敛:1978—2003 [J].
张晓旭 ;
冯宗宪 .
经济学(季刊), 2008, (02) :399-414
[2]   京津冀都市圈经济增长收敛机制的空间分析 [J].
马国霞 ;
徐勇 ;
田玉军 .
地理研究, 2007, (03) :590-598
[3]   我国地区经济收敛的空间面板数据模型分析 [J].
陈晓玲 ;
李国平 .
经济科学, 2006, (05) :5-17
[4]   基于地理加权回归模型的省域工业全要素生产率分析 [J].
吴玉鸣 ;
李建霞 .
经济地理, 2006, (05) :748-752
[5]   中国区域经济增长及其收敛性:空间面板数据分析 [J].
何江 ;
张馨之 .
南方经济, 2006, (05) :44-52
[6]   中国地区经济σ-收敛的空间计量实证分析 [J].
林光平 ;
龙志和 ;
吴梅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06, (04) :14-21+69
[7]   中国农业生产率的地区差异与收敛性研究 [J].
韩晓燕 ;
翟印礼 .
农业技术经济, 2005, (06) :54-59
[8]   我国地区经济收敛的空间计量实证分析:1978—2002年 [J].
林光平 ;
龙志和 ;
吴梅 .
经济学(季刊), 2005, (S1) :67-82
[9]   增加农民收入的根本出路在于减少农民 [J].
刘泽民 .
求是, 2005, (07) :50-52
[10]   中国区域经济时空动态不平衡发展分析 [J].
刘旭华 ;
王劲峰 ;
孟斌 .
地理研究, 2004, (04) :530-5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