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我国地区经济收敛的空间面板数据模型分析
被引:72
作者
:
陈晓玲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
陈晓玲
李国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
李国平
机构
:
[1]
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
[2]
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 陕西
来源
:
经济科学
|
2006年
/ 05期
关键词
:
地区经济收敛;
空间自相关;
空间面板数据模型;
D O I
:
10.19523/j.jjkx.2006.05.001
中图分类号
:
F127 [地方经济];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
0202 ;
020202 ;
0701 ;
070104 ;
摘要
:
本文采用空间统计指标计算并描述了我国省际经济增长的空间相关性,并通过空间权重矩阵和经济空间权重矩阵的空间面板数据模型研究1978-2004年及各子时段我国地区经济增长的β收敛状况。
引用
收藏
页码:5 / 17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我国地区经济收敛的空间计量实证分析:1978—2002年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林光平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龙志和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吴梅
.
经济学(季刊),
2005,
(S1)
:67
-82
[2]
中国的经济增长收敛与收入分配
[J].
林毅夫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
林毅夫
;
刘明兴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
刘明兴
.
世界经济,
2003,
(08)
:3
-14+80
[3]
中国经济增长的“俱乐部收敛”特征及其成因研究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沈坤荣
;
马俊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大学商学院
马俊
.
经济研究,
2002,
(01)
:33
-39+94
[4]
区域差距、趋同与西部开发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蔡昉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都阳
.
中国工业经济,
2001,
(02)
:48
-54
[5]
中国地区经济增长及其收敛性
[J].
魏后凯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
魏后凯
.
中国工业经济,
1997,
(03)
:31
-37
[6]
US Regional Income Convergence: A Spatial Econometric Perspective[J] . Sergio J. Rey,Brett D. Montouri.Regional Studies . 1999 (2)
←
1
→
共 6 条
[1]
我国地区经济收敛的空间计量实证分析:1978—2002年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林光平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龙志和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吴梅
.
经济学(季刊),
2005,
(S1)
:67
-82
[2]
中国的经济增长收敛与收入分配
[J].
林毅夫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
林毅夫
;
刘明兴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
刘明兴
.
世界经济,
2003,
(08)
:3
-14+80
[3]
中国经济增长的“俱乐部收敛”特征及其成因研究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沈坤荣
;
马俊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大学商学院
马俊
.
经济研究,
2002,
(01)
:33
-39+94
[4]
区域差距、趋同与西部开发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蔡昉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都阳
.
中国工业经济,
2001,
(02)
:48
-54
[5]
中国地区经济增长及其收敛性
[J].
魏后凯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
魏后凯
.
中国工业经济,
1997,
(03)
:31
-37
[6]
US Regional Income Convergence: A Spatial Econometric Perspective[J] . Sergio J. Rey,Brett D. Montouri.Regional Studies . 1999 (2)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