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房产权与政治参与:中国城市的基层社区民主

被引:83
作者
李骏
机构
[1] 上海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
关键词
业主; 政治积极性; 社区;
D O I
10.19934/j.cnki.shxyj.2009.05.003
中图分类号
C912.8 [地区社会学];
学科分类号
1204 ;
摘要
以中国城市社会的住房私有化和基层社区民主实践为背景,本文重新探讨了住房产权所导致的个体政治积极性差异这一传统理论议题。基于一项具有全国代表性的抽样调查数据,通过定量考察业主与非业主之间在参与基层社区选举政治上的差异,本文的主要发现是:在中国城市基层社会,住房产权对政治积极性的促进作用目前仅局限于特定的社区情境,即新型商品房住宅小区。本文同时还发现,虽然住房所有者在社区政治事务中所具有的积极性很难外溢出特定的社区边界,但个体内在的政治积极性在社区层次和地方层次上却具有紧密的一致性。
引用
收藏
页码:57 / 82+243 +243-244
页数:28
相关论文
共 21 条
[1]   非正式政治:一个草根NGO的行动策略——以广州业主委员会联谊会筹备委员会为例 [J].
张紧跟 ;
庄文嘉 .
社会学研究, 2008, (02) :133-150+245
[2]   业主维权运动:产生原因及动员机制——对北京市几个小区个案的考查 [J].
张磊 .
社会学研究, 2005, (06) :1-39+243
[3]   中国城市社区选举的想象:从功能阐释到过程分析 [J].
刘春荣 .
社会, 2005, (01) :119-143
[4]   中国公民社会的先声——以业主委员会为例 [J].
夏建中 .
文史哲, 2003, (03) :115-121
[6]   社区、社会资本与社区发育 [J].
孙立平 .
学海, 2001, (04) :93-96+208
[7]   基层群众自治: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实践 [J].
林尚立 .
政治学研究, 1999, (04) :47-53
[8]   社区组织重建与基层政权建设 [J].
卢汉龙 .
社会科学, 1996, (05) :53-56+70
[9]   单位:一种特殊的社会组织形式 [J].
路风 .
中国社会科学, 1989, (01) :71-88
[10]  
从冲突到秩序[M]. - 中国社会出版社 , 杨波, 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