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岩溶区表层岩溶带水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的探讨

被引:38
作者
邹胜章
张文慧
梁彬
陈宏峰
梁小平
机构
[1] 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资源与环境中心,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资源与环境中心,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资源与环境中心,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资源与环境中心,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资源与环境中心广西桂林,广西桂林,广西桂林,广西桂林,广西桂林
关键词
表层岩溶带; 地下水脆弱性; 定量评价; EPIKSVLG指标体系;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824 [水质评价];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083002 ;
摘要
从地下水脆弱性的胁迫应变关系出发,通过对西南岩溶区表层岩溶带发育机理和脆弱性特征的分析,提出了以表层岩溶带发育强度、保护性盖层厚度、补给类型、岩溶网络系统发育程度、土壤类型、植被条件、土地利用程度以及地下水开采程度8个胁迫因子(EPIKSVLG)作为对表层岩溶带水脆弱性进行定量评价的指标,并对各指标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与分类,初步建立了表层岩溶带水脆弱性评价的指标体系。
引用
收藏
页码:152 / 158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喀斯特石漠化评价指标体系探讨——以贵州省为例 [J].
李瑞玲 ;
王世杰 ;
熊康宁 ;
李凤全 .
热带地理, 2004, (02) :145-149
[2]   土壤污染及其环境效应 [J].
陈晶中 ;
陈杰 ;
谢学俭 ;
张学雷 .
土壤, 2003, (04) :298-303
[3]   湘西洛塔岩溶水的综合开发与持续利用 [J].
李兆林 ;
劳文科 ;
罗伟权 .
中国岩溶, 2002, (04) :45-51
[4]   地下水脆弱性研究进展 [J].
姜桂华 .
世界地质, 2002, (01) :33-38
[5]   岩溶动力系统中的生物作用机理初探 [J].
曹建华 ;
袁道先 ;
潘根兴 ;
林玉石 .
地学前缘, 2001, (01) :203-209
[6]   森林对降雨径流的调蓄转换规律研究 [J].
雷孝章 ;
王金锡 ;
赵文谦 .
四川林业科技, 2000, (02) :7-12
[7]   桂林市西城区地下水活动与岩溶塌陷的关系 [J].
王柳宁 ;
高武振 .
桂林工学院学报, 2000, (02) :106-111
[8]   地下水环境脆弱程度图编图方法研究 [J].
林山杉 ;
武健强 ;
张勃夫 .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2000, (03) :6-8+24
[9]   粘土矿物对环境污染的防治作用 [J].
鲁春霞 ;
于云江 ;
吴俊平 .
中国沙漠, 1999, (03) :68-70
[10]   地下水易污性评价方法——DRASTIC指标体系 [J].
杨庆 ;
栾茂田 .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1999, (02) :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