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溶动力系统中的生物作用机理初探

被引:54
作者
曹建华
袁道先
潘根兴
林玉石
机构
[1] 南京农业大学资源环境科学学院!江苏南京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国土资源部岩溶动力学开放研究实验室,广西桂林,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国土资源部岩溶动力学开放研究实验室!广西桂林,南京农业大学资源环境科学学院!江苏南京,中国地质科
关键词
岩溶动力系统; 碳酸盐岩; 生物岩溶; 物质循环;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42.25 [岩溶(喀斯特)];
学科分类号
070501 ;
摘要
岩溶动力系统是地球表层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生物是地球表层系统中最活跃的地质营力之一 ,它在岩溶动力系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地质历史时期 ,生物圈大气圈界面上 ,生物通过植物的光合同化、动植物分泌 ,使大气圈中的CO2 不断转移到碳酸盐岩中 ,形成岩溶发育的物质基础 ,并成为全球最大的碳库 ;生物圈水圈界面上 ,生物形成的生物 (微 )环境改变了水循环的强度和方向 ,并影响岩溶发育 ;生物圈岩石圈界面上 ,生物通过生物物理、生物化学过程 ,殖居碳酸盐岩之上 ,并以之为生存依托 ,生物的新陈代谢过程使碳酸盐岩岩石圈活化 ,使其积极参与全球碳循环。
引用
收藏
页码:203 / 209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23 条
[1]   不同植物凋落物对土壤有机碳淋失的影响及岩溶效应 [J].
曹建华 ;
潘根兴 ;
袁道先 .
第四纪研究, 2000, (04) :359-366
[2]   石生藻类、地衣、苔藓与碳酸盐岩持水性及生态意义 [J].
曹建华 ;
袁道先 .
地球化学, 1999, (03) :248-256
[3]   桂林岩溶洼地生态系统中大气CO2动态及环境意义 [J].
曹建华 ;
潘根兴 ;
袁道先 ;
何师意 ;
林玉石 .
地质论评, 1999, (01) :105-111
[4]   初探藻类、地衣生物岩溶微形态与内陆环境间相关性 [J].
曹建华 ;
王福星 .
地质论评, 1998, (06) :656-661+676
[5]   石灰华的生物成因研究——以四川九寨沟和贵州黄果树等地石灰华为例 [J].
田友萍 ;
何复胜 .
中国岩溶, 1998, (01) :51-57
[6]   现代岩溶学和全球变化研究 [J].
袁道先 .
地学前缘, 1997, (Z1) :21-29
[7]   茂兰喀斯特山地广东松种群结构和动态初步研究 [J].
杜道林,刘玉成,苏杰 .
植物生态学报, 1996, (02) :159-166
[8]   生物喀斯特及其微形态研究 [J].
张捷,包浩生 .
地球科学进展, 1995, (05) :457-463
[9]   初论藻类生物岩溶作用 [J].
王福星 ;
曹建华 ;
黄俊发 ;
尹毅 .
桂林工学院学报, 1995, (02) :149-156+223
[10]   微生物成矿作用研究的新进展和新动向 [J].
殷鸿福,谢树成,周修高 .
地学前缘, 1994, (04) :148-156